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江西德兴发现一通清代“苦节碑

  中新网江西新闻4月3日电(邵德初) 近日,在江西德兴市龙头山乡暖水村,发现了一通落款为嘉庆三年(1799)仲冬月吉旦立的“苦节碑”。据龙头山乡工作人员祝春华介绍,石碑是一暖水村村民在祠堂原址上建新房挖地基时发现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好文物,众人将碑搬到了村委会保存。

德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测量“苦节碑”的尺寸。 邵德初 摄
德兴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测量“苦节碑”的尺寸。 邵德初 摄

  该碑为青石质,通高197cm,宽80cm,厚6cm,碑刻全文905字,由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进士、暖水祝煋燔为纪念族中二位女性而立。

  碑文记载:一女名叫程嫜,新建村人,自小许配给暖水村祝姓的㷓公,还没有过门,㷓公死于战乱。从此后,程嫜没有再嫁,独自一人靠着勤劳的双手维持生计,直到寿终。另一女名叫李洁,是李宅浔川人。自小许配给暖水村的祝姓新章公,在她十八岁时,新章公病危,其父母急娶过门冲喜。然而新章公在婚后三天病亡,未能合卺(完婚之礼)。李洁痛不欲生。在新章公病亡后,曾有人(逼)迫其(改)婚嫁,李洁严峻回绝说:“如果你家里有未亡之人,如此对待已亡人呢?”迫婚者语塞而去(离开)。为了延续新章公家香火,李洁将新章公哥哥的第三子过继为新章公后代,把继子扶养成人。之后又把家中仅有的五亩田产卖了,帮助继子娶妻成家,以延夫家香火。没有了田产,家中就更加困难,为了减轻继子的负担,李洁以乞讨为生,历尽了人间沧桑,寿终于八十九岁。

  进士祝煋燔听了父母对程嫜、李洁二位女性苦志守节事迹的介绍,觉得应以礼待之,马上将她们的事迹通报给了信州鹅湖书院主事。后在主事的支持下,祝煋燔决定为她们立“苦节碑”,并供奉在暖水村祝氏祠堂内,当地祝姓族人每年春秋二季都会去祠堂祭拜。

  “苦节碑”的发现,对研究德兴地区历史风俗、贤孝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实物参考价值。目前,碑刻已由龙头山乡暖水村委会移交给德兴市博物馆收藏。(完)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