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开展“三问三解”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和“开门纳谏”的唯实求真作风,创新开展“三问三解”蹲点调研,推动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问突出问题,到生产现场把问题找准。“制约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单位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兼法深入子公司和路段管理单位开展调研,集团班子其他成员及各级领导班子成员也分头深入基层所站、项目一线蹲点调研,共收集梳理突出问题207个,涉及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安全、国企多元化发展激励机制、施工企业境外业务监管、项目建设前期成本测算、专项债项目资金困境、高速公路闲置资源盘活等方面,为单位发展找准了“症结”,找到了“病根”,为下一步开好药方奠定了基础。

  问所需所盼,走基层一线把情况摸清。民之所急,工作所指。“部分收费站地处偏远,生活用水紧张。”通过蹲点调研、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线上线下调查问卷等,职工群众的50余个诉求被收集,部分诉求现场得到回复解答,不能现场解决的列入清单及时推进解决,在边检视边整改中解民忧办实事,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问发展对策,拜群众为师把思路理透。深刻把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民群众是时代的创造者这一规律。针对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集团先后组织了路网运营管理、产业协同发展、改扩建和新建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推进新能源发展壮大、人事薪酬管理等30余场专题研讨座谈会,拜群众为师,问计策于民,征集各类“金点子”“新路子”266条,为系统破解、根本解决问题矛盾夯实了思想基础、丰富了智慧方案。

  解思想之惑,在对话交流中凝聚共识。利用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的各种时间、场合和机会,集团各级领导班子成员通过上专题党课、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驻点办公等方式,面对面、实打实地与职工群众沟通交流,教育引导党员群众加深对主题教育的认识、对新发展理念的领会,宣讲集团的发展战略、产业方向、目标任务,帮助干部职工熟悉集团新出台的收费、养护、薪酬等管理制度,在直面对话中答疑解惑71个,进一步廓清了职工思想、凝聚了群众力量。

  解发展之难,在破解难题中展现担当。坚持破难题、促发展,在“边问边解”中解决发展难题。截至目前,集团及所属各单位共破解发展难题126个。聚焦交通强省和国资国企主责主业,集团已完成高速公路建设投资131亿元,实现营收约182亿元、同比增长19%。集团所属交工集团推进装配式制造公司、市政公司等一批“小精专”企业的培育,建成全国首个光伏一体体化(BIVP)交通应急养护基地。集团所属资产经营公司完成2个重大风电项目的收购,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跃升至23万千瓦,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

  解群众之困,在为民解忧中践行宗旨。在项目建设中把施工辅道、供电线路等临时设施与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永久需求结合起来,为群众修建便道便桥130多条、250多公里,解决涉水、涉路、涉农问题210余件。集团所属沪昆高速梨东改扩建项目打造“梨东社区”产业工人管理新模式,建成投用“梨东社区”11个,为一线民工配备培训教育、生活休闲等设施。集团所属畅行公司为方便新能源车在高速公路快捷充电,新增建设92个充电桩,充电桩达1095个,实现在营服务区全覆盖省;建成全省首个液冷超级充电站,充电5分钟最高续航300公里,并在泰和北、景德镇南收费站广场建设充电站,填补了高速公路和城镇之间的充电设施空白,有效缓解了新能源车主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

  下一步,江西省交投集团党委将持续扛牢压实主体责任,坚持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主题教育,持续深入开展“三问三解”蹲点调研,以扎实的调查研究推动理论学习向实践转化,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陈志光 李思诚)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