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赣南医学院:积极探索“一清两全三保障”新模式

  赣南医学院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在后勤保障工作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一清两全三保障”新模式,即摸清家底,开展全过程、全时段监管,保障安全运行、检修常态、效率优先,全体后勤人员坚守“三心”,做好“三种人”,奋力谱写了后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赣南医学院更名大学和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坚守创新“臻心”,做好后勤保障的“明白人”

  该校占地总面积2102.06亩,设黄金、章贡2个校区,共有学生宿舍18栋、寝室2899间,公用教室100余间,实验室400余间,但后勤维修人员只有8人,如何迅速解决好“宿舍下水道堵塞”“实验室外墙漏水”“教室课桌凳破损”这些“烦心事”?

  “数字化转型是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方向。”该校后勤保障中心主任俞轶钧表示,“我们创新运用新媒体方式,建立了‘后勤报修系统’微信平台,让维修工作进一步规范化、信息化,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线上解决维修问题。”

  通过该微信平台,全校师生可以即时提交报修信息,信息将直接发送到维修人员的手机微信中,维修人员接单后进行选材匹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维修、拍照记录,报修者对维修效果进行评价,后台统计维修费用,实现维修全过程全记录,有效提高了维修效率。据该校最新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维修满意率高达96%。

  该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4023人,专任教师930人,如何让全校广大师生在学校吃得安心又开心?

  2021年以来,后勤保障中心坚持每年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就餐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从饭菜质量、饭菜分量、饭菜价格、饭菜种类、设施环境、就餐服务等六个方面入手,全面了解师生对食堂就餐的意见建议,深入分析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通过研发“食堂线上信息监管平台”、严格食堂考核标准、加强食堂员工培训等针对性措施,全面提升食堂服务质量。

  近年来赣南医学院迅速发展,新发展新形势新任务给后勤服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后勤保障中心坚持创新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导向,设计开发了“赣南医学院一体化报修平台”,深入开展“就餐满意度调查”,建立健全维修、直饮水、热供等后勤工作管理台账,切实做到“一清”,即摸清家底,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大力推进安全、绿色、智慧的现代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建设,该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公共机构节能优秀单位、省级节水型高校。

  坚守敬业“匠心”,做好担当实干的“带头人”

  该校后勤保障中心牢固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管理服务理念,把“马上就办、办就办好”作为改进服务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定期组织开展后勤服务接待日,近三年来收集处理餐饮、维修、乘车等各类意见建议1000余条,发扬“迎难而上、勇于负责”的担当精神,用一股子“闯劲”“钻劲”“拼劲”,攻克困难瓶颈,提升服务质量,让师生切身感受到维修服务便捷又高效,食堂就餐放心又美味,乘坐校车舒适又通畅,让“马上就办”的承诺担当和“办就办好”效能作风在该校后勤保障工作中生根发芽、泽润师生。

  提质量、创特色,打造良心食堂。学校食堂2022年在政府认证的832平台采购食用油、大米等大宗食材60多万元,确保食材质量过硬。后勤保障中心要求各食堂每天必须提供三个“一元菜”,保证供应五毛钱的白粥、一块钱的猪肉包、一块钱的清水煮蛋等“限价早餐”。每周对全校食堂进行三餐菜品随机抽样检查,2022年各食堂早餐客单价平均4.22元,午餐和晚餐大伙窗口客单价平均7.3元,真正让学校食堂好吃又实惠。

  坚守为民“初心”,做好服务师生的“贴心人”

  近三年来,后勤保障中心从群众最“盼”事做起,从群众最“难”的事干起,从群众最“怨”事改起,共处理3078单直饮水维修、2642单热供维修和10余单电梯维修,完成了6次全校管道消杀、10次水质检测、12次机房更换PP棉滤芯、12次更换精密滤芯,19台电梯做到每半月、每季度、每半年的定期维保,对直饮水设施、热供设备共进行10余次全面专项的安全隐患排查。圆满完成了建校80周年校庆、开学、迎新、重大考试、重要会议等重要工作期间的直饮水、热水供应、电梯等服务保障工作。

  “新老校区靠北面的学生宿舍常年日照不足,晾晒衣物很难干,尤其到了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地面潮湿,衣服霉味较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今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有不少同学反映宿舍晾晒衣服困难,学校将其列为着力解决的58件“暖心实事”之一,后勤保障中心立即启动专项修缮立项程序,在黄金校区12栋学生宿舍楼顶设计制作安装不锈钢晾衣架,在章贡校区6栋学生宿舍楼修补、增设晾衣设施,彻底解决这一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星光不问赶路人,江河眷顾奋楫者。奔跑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上,赣南医学院全力践行“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积极构建优质高效、权责清晰、运行规范、保障有力的现代后勤保障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后勤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为造就德技双馨的良才,建设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梁建明)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