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聚焦“三用”激活人才培养“一池水”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企以才盛”。江西中烟井冈山卷烟厂制丝车间围绕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以培养内部人才为重点,创新人才思政教育载体,完善人才培养平台,优化人才考评使用机制,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人才队伍培养模式,建立起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用思想 引领人才

  实施组织引领。车间依据党支部实施党小组+班组的“双细胞”工程,充分发挥党小组建在“班”上的组织优势,每月组织组员学习党政热点、工匠劳模事迹等内容,并定期开展党的创新理论进岗位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全员思想认识,激励广大职工爱岗敬业。

  实施学习引领。党支部利用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和厂文化展示厅,适时组织开展参观交流、学习爱国主义主题教育片等活动,激发全员爱党爱国爱企情怀。结合党风廉政建设,依据员工发展特点,组织开展典型案例教学、党纪党规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强化纪律作风,打造思想过硬人才队伍。

  实施先锋引领。车间通过开展“党员先锋模范岗”、“明星员工”创评等主题活动,采用晨会表扬、看板公告、绩效奖励等表彰方式,表彰先进典型,树立员工标杆,进一步提升全体员工向党员先锋和岗位标兵的看齐意识。

  用平台 培育人才

  实施一月一培训。车间从设备、工艺、安全、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制定年度培训需求调查表,明确职工培训需求,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利用烟草网络学院、内训师、外出学习等资源,采用线上自学、车间内训、外派培训等形式,以集中讲解、现场讲解、“答辩式授课”等方式,在线上线下深入推进“一月一培训”;通过定期给职工队伍“加油”“充电”“补钙”,使得青工队伍综合素质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图为培训导师肖勇(图左)对青工刘磊(图右)讲解切丝机防尘钢带卷筒卡簧安装技巧
图为培训导师肖勇(图左)对青工刘磊(图右)讲解切丝机防尘钢带卷筒卡簧安装技巧

  实施一季一竞赛。车间以问题为导向,认真分析往年生产异常事件,结合实际需要,系统谋划竞赛工作。每季度初,车间出台比赛方案,明确比赛内容和要求,规定培训导师,细化培训时间;每季度比武竞赛从理论测试和实操进行比拼,实操比拼包含安装调整和故障排除;每次竞赛严格落实理论考试领导监考,实操考试裁判非培训内训师监考的原则;通过竞赛,持续激发青年员工学技术、练本领的主动性。

  实施师徒帮带。车间根据青工的学历、专业、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发展规划,建立青工个人档案;结合车间技术技图为培训导师肖勇(图左)对青年员工刘磊(图右)讲解切丝机防尘钢带卷筒卡簧安装技巧能人才的需求,从工艺管控、设备运维、岗位操作三个方面开展“传帮带”活动。通过建立导师周期培训计划和徒弟周期学习计划,明确导师培训要求和徒弟能力提升标准,采用岗位达标的考核方式,定期对徒弟进行理论和实操考试,不断激发青工自我成长的动力,着力提升车间人才队伍建设水平。 

  实施项目育人。车间实行问题认领模式,以科研项目、QC等创新活动为抓手,探索推行“一个项目、一名主创、一个团队、一个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模式,并定期召开车间技术交流研讨会,分享技术心得,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强化青年员工在项目攻坚克难中的成长,建立起勇挑重担、敢打胜仗的人才队伍。

  用考核 激励人才

  实施积分考核。车间围绕操作、维修、管理三个维度建立了《制丝车间全员业绩积分管理办法》,涵盖了专利、QC、科研项目、课件制作、论文、题库开发、知识案例撰写等项目,并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对每个项目进行科学赋分,且由专人进行统计汇总,经考评小组审核后,采用“月有汇总、季度有跟踪、半年有通报、年度有评价”的模式,对考评结果进行公告,确保数据真实、及时、规范、完整。同时把个人月度积分情况纳入个人月度绩效考核,并和班组月度明星员工评选挂钩,年度总积分将作为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在车间开展岗位选拔时,个人的总积分也是重要参考依据,不断促进员工自我成长的活力和动力。

  实施双重考核。党支部围绕政治素质、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工作情况、团队建设和特色加分六个维度,探索建立了《制丝车间党支部党员考核评分细则》新方法。采用主观经验法、主次指标排序法和调研评估法三种权重设定方法,对六个维度设置合理权重占比;其中,把指标完成、创新管理、新闻宣传、活动参与等中心工作融入党员“积分制”中,增加中心工作在党员考核中的占比;并把积分作为季度 “党员先锋模范岗”设定和“五星党员创评”评价依据,年度“优秀党员”选拔依据。

  近年来,通过聚焦“三用”人才培育模式,江西中烟井冈山卷烟厂制丝车间打造了一支懂管理、会维修、能操作的青年人才队伍。截至目前,车间先后有三名青工晋升为科级干部,有八名青工获得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有三名青工获得二级专业技能资格职称,有四名青工为厂级内训师,有六名青工获得厂级劳模工匠荣誉称号,青工中三级专业技能资格职称的占比达到80%以上,并向中烟公司、厂部输送了十余名青年骨干,逐步形成“领域专精、层次高端、梯队有序”的人才梯队,为车间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原动力。 (王胜亮)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