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实干者 烟农的贴心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江西安福县烟草专卖局严田烟叶工作站的周新辉,中等个头、皮肤黝黑、有着一脸憨厚笑容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散发着朴实味道的基层烟叶工作者,在成为烟技员之前只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普通农民,如今却成长为作风务实、爱岗敬业的烟叶烘烤技术能手。
与烟叶结缘
2005年,周新辉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在自家农田里种植烟叶,从此开始与烟叶结下不解之缘。初次接触烟叶种植的周新辉对生产技术一窍不通,但凭着一股刨根问底的钻研劲,认真跟着烟技员学习各个环节的技术要领。第一年,周新辉种植的烟叶就一炮打响,不但卖了个好价钱,而且烟叶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

安福县烟草专卖局看中周新辉的技术水平,聘用他为烟技员,到寮塘乡东岸村驻点。当时,安福县使用的是自然通风上升式烤房,受天气影响大,烘烤技术难,让很多烟农望而却步。东岸村有位烟农烟种到快要烘烤了都想放弃,想低价卖给别人,周新辉劝他说:“不用怕,有我呢。”
之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周新辉每天都在烟农家里转,手把手教烟农烤烟,并且同烟农共同探讨烘烤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东岸村的烟叶收购均价在全县名列第一。烟农们个个面带笑容,种烟积极性和信心也极大增强。而周新辉因为花费大量的时间在离家很远的责任区,极少回家,把自家的烟给耽搁了,没有烤好。对此,周新辉的家人颇有怨言,而他却说,烟农的认可和满意,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在实践中积累
2007年,周新辉被调回自家所在的横龙镇洲里村任驻点烟技员。同年,安福县种烟面积增加,并首次将烤房改成热风循环式烤房,利用风机循环排湿。
当时,许多烟技员对这种新烤房都持怀疑态度,不敢轻易尝试。但是,对新事物、新技术总是充满好奇的周新辉却不甘落后,大胆地用自家的烟叶进行尝试,加大烤烟容量,全程利用热风循环烘烤模式,烤出了一烤好烟。周新辉还对每个烘烤阶段进行认真观察和详细记载,也为今后的密集烘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安福县开始推广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同时对热风循环烤房改建成并列式烤房,成为安福县烤房设备更改后的一个新突破。
当时的烟技员都没有接触过密集烤房,周新辉还想凭着一股闯劲攻克难关。却由于对烤房性能不熟悉,在编烟、装烤环节都没有做到规范操作,结果把第一烤的烟叶烤坏了。当时烟农怨声载道,要求赔付损失,这是周新辉遭受的一次重大挫折。
但是,周新辉并没有气馁,而是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探讨,找资料、查原因,不断实践和摸索,住进烟农家中,规范每个环节的操作,把关每烤烟叶的装烤、点火、风机调控和温湿度调控。同时,周新辉又拿出自己的记事本,对每个阶段烟叶的变化和时间进行记录,终于为烟农烤出黄灿灿的烟叶,并取得了较高种烟效益。
周新辉用自己饱满的热情感动了烟农,也为自己的工作积累和业务提升上了生动的一课。
靠拼搏获奖
2012年7月份,周新辉主动报名参加了中国烟叶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组织的烟叶烘烤培训和竞赛。在为期十天的比赛中,周新辉以认真的态度,对待烟叶烘烤当中需注意的每一个环节,从烘烤方案的制订到鲜烟分类装烤,每个细节他都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汗水,并且虚心听取各位老师的指点,大胆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自控仪操作中,周新辉只用了几十秒钟的时间就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年实践工作的积累加上比赛中良好的发挥,周新辉获得了2012年全国烟叶密集烘烤技能比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敢闯敢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积累,不断突破和提高自己。从一个普通的种烟农民到一个烟叶烘烤技术能手,周新辉的人生经历划出了一条不平凡的轨迹。(金琍)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