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远:“老绅士”“茶香嫂”为和美乡村增添幸福底色
编者按:“要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机制”“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基层是矛盾纠纷的主要发生场地,矛盾纠纷解决得好不好,关键看基层治理做得实不实。近年来,安远县发挥农村中公道正派、群众中威信较高的“老绅士”“茶香嫂”等群体的作用,让他们当好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员,巧解了百姓烦心事,让矛盾纠纷不出村,筑牢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为秀美乡村增添了和谐安宁幸福底色。
“陈老,真的是要好好感谢您!如果不是您和我们这番苦口婆心地劝说,为我们讲道理,我们这个家真的可能会散掉。家散掉了,孩子怎么办啊……”7月10日,在江西省安远县版石镇司法所的“老绅士”调解室,一对年轻夫妇紧紧握住“老绅士”调解员陈文桃的手,向陈文桃表示发自肺腑的感谢。
原来,这对年轻夫妻因家庭琐事长期彼此积怨,导致夫妻感情彻底破裂,产生家庭婚姻纠纷。“老绅士”调解员陈文桃得知情况后,找到双方调解,起初,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陈文桃在详细了解情况后,对当事人进行了“背对背”分开劝解,认真倾听各自诉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法,在陈文桃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双方重归于好。
安远县是粤港居民饮用水东江源头县,拥有国家级5A风景名胜区三百山,县内景色秀美。近年来,安远县决策层在深入调研时发现,在农村,诸如鸡毛蒜皮之类等一些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调解,也容易引发各类矛盾纠纷。同时也发现,农村中还有不少身体素质好、文化水平好、为人公道正派、有群众基础威信较高的老教师、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老军人,群众称他们为“老绅士”,平时在解决邻里纠纷和家庭矛盾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该县因势利导,着力探索满足群众需要的社会治理新方式,组建“老绅士”调解室,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和调解沟通技能培训,完善好调解场所和设施。群众遇有矛盾纠纷时,都爱到工作室来调解。今年87岁的该县版石镇岭东村村民陈文桃身体较好,对人对事都热情满满,起初的“老绅士”调解室便是因他得名。据陈文桃介绍,每年都要处理很多矛盾纠纷。“做调解工作,要加强学习,‘以理、以法、以情’不厌其烦、坚持不懈地去做。”陈文桃说,“在调解工作当中,始终坚持一个‘和’字,把大事化成小事,把小事化成无事,今天做不通我明天去,明天做不通,后天我再提着袋子去。”
近两年来,陈文桃所在的“老绅士”调解室共成功调解纠纷100余起,调解涉及金额达200万余元,调解成功率达99%以上。“老绅士”调解室深受辖区群众一致好评,2024年陈文桃被评为赣州市“金牌调解员”。
巾帼不让须眉。除男性“老绅士”调解员外,在赣南采茶戏发源地九龙山下的安远县新龙乡,还活跃着一群女性“茶香嫂”。谁家有矛盾纠纷和难处,都爱到“茶香嫂”工作站里去。“坐一张凳、喝一口茶”,哪怕是再硬的“冰疙瘩”,都能在缕缕茶香中化解,当地流传“不去县、乡(镇)去茶馆”“评理就找茶香嫂”的口头禅。
该县新龙乡田心村的王大爷遇到一件烦心事。王大爷的山场多年前租给同村村民种脐橙,租金却迟迟没收到。双方因此发生纠纷。经田心村“茶香嫂”陈群英、刘春梅的耐心劝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重新签订了承包合同。
“我们以茶为媒,让当事人在喝茶的过程中说出烦心事,大家心平气和,更容易将小矛盾调为大和谐。”在采访中,陈群英告诉记者,“清明时节上山采摘新茶,是九龙山下的各村组妇女保持至今的传统。在采茶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诉说家常。”安远县组建起“茶香嫂”工作站,如今,如果碰到谁家有纠纷,听到谁家有困难,“茶香嫂”们就会煮上一壶自己炒制的九龙山茶,邀请村民一边品茶、一边倾听双方的诉说,调解矛盾纠纷。久而久之,村民们便亲切地称她们为“茶香嫂”。目前,新龙乡10个村(居)均成立“茶香嫂”工作站,有“茶香嫂”131名。成功调解纠纷80余起,开展志愿活动39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280余条,“茶香嫂”工作站成为群众评理最爱去的地方。
如今在安远县,共建成乡镇级标准化“安和调”多元化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8个,有“老绅士”调解室、“茶香嫂”工作站等矛盾纠纷调解机构和组织246个,群众解决诉求“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大多数矛盾纠纷足不出村就能完成调解。“老绅士”“茶香嫂”为该县乡村增添了和谐安宁的幸福底色。 (陈茂东)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