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累累迎佳节 花好月圆庆丰年
人间最美是金秋,最美秋色是丰收。近年来,九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秉持“筑梦乡村阡陌,田间大有可为”的初心不变,持续大力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扎实下沉营销网建力量,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助力帮扶村鱼肥稻美、店铺红火,让村民把“饭碗”端得更稳、腰包赚得更鼓。
稻谷香里说丰年

金秋九月,位于长江流域,有“四大米市”美称的九江市,成片金黄的稻田阡陌纵横,那一眼望不尽的“金灿灿”稻田正描绘着“秋风卷金浪,稻谷遍地香”的美丽画卷。
在庐山市虎口冲村,一台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秸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田边打谷场,庐山市局(分公司)星火志愿队和村民们忙碌穿梭着,用竹耙给稻谷“翻身”,呈现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据悉,自庐山市局(分公司)定点帮扶虎口冲村以来,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压实粮食生产责任制,通过撂荒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生产指导服务,实现了“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科学规划,同时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领头羊”作用,引导农户抢抓时令,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牢牢守住了群众的“米袋子”和“钱袋子”。
“今年6月虽然遇到汛情,但是在大家的合力抢险下,依旧保持了丰产的好态势,平均每亩能收获干谷1300斤左右。”站在稻田里,种粮大户赵峰满脸喜悦。提及未来,他打算来年继续扩大规模,实行“稻稻油”轮作模式,实现早晚稻和油菜三季丰收。
菊黄鱼肥正当时

水田里,游客们卷起裤脚,气势汹汹,抢鸭子、摸泥鳅,抓稻花鱼和螃蟹,也体验了一把“旱鸭子赶海”的乐趣,欢声笑语在山谷间里荡漾。
不远处的一座座山塘也迎来了大丰收。60岁的刘老汉娴熟地撑着船在水面来回穿梭下网,等到一切准备就绪,便和大伙儿默契配合,随着一套麻利的“一捞二抬三倒”动作,在一声声嘹亮的号子中,一网网鱼便被网拉了上来。
刘老汉忙不迭用手在网里摸索起来,“今年鱼很肥,小一点的可以再养养。”说话间,他把一些较“嫩”的鱼又扔回水里。晚上的他更忙碌了,要赶着将白天捕到的鱼送到镇上卖给收购商,这样日夜忙碌的作息大概要持续两个月。
2019年武宁县局(分公司)驻村帮扶田塘村以来,因地制宜兴建鱼养殖基地、种养了20余亩“稻花鱼”,还在闲置山塘、水塘投放数万鱼苗,涉及30多户家庭较为困难的村民,同时大力推进绿色环保工作。由于村里水质好,鱼几乎供不应求,特别是“双节”将近,现在每天都有来自周边省份的客商赶来贩鱼,连每公斤的收购价格也比去年贵了4块钱左右,刘老汉说今年去除成本大概能有十多万元的收入,现在乡村振兴搞得红火,自己和越来越多的村民都吃上了产业饭、生态饭、旅游饭,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等老刘忙活完,天已经蒙蒙亮,顾不上休息,他又招呼大伙儿忙活开来,收网的收网,捞鱼的捞鱼,田塘村的丰收味就在这一网网收获中蔓延开来。
喜迎双节引客流
“老板,拿一个冰箱贴,再来一条本地特色卷烟!”“老板,‘浔阳送别’杯垫朋友特别喜欢,再拿一个!”江西九江永修县小千运超市位于庐山西海边,游客络绎不绝,店主刘千和妻子一边热情地和招呼客人,一边麻利地递货、扫码、收款,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秋老虎”战线延长,加上台风极端天气影响,许多游客纷纷调转方向,涌向江西清凉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永修县零售市场迎来了一波销售高峰。如何将游客最大限度地转化为顾客,是永修县局(分公司)一直思考的问题。
“游客想体验地域文化,索性在店里摆放些新颖的文创产品和新奇的小玩意儿,肯定能带动销售!”在客户经理胡婷积极出谋划策和帮助下,从与九江文化息息相关的“浔阳十景”纪念丝巾、明信片、冰箱贴、文具等入手,刘千积极打造了旅游终端店,极大留住了顾客的目光和脚步。
除了线下销售,胡婷还鼓励刘千开通了线上直播,让他在看店的同时讲解九江地域文化,将琵琶亭、白鹿洞书院、庐山、鄱阳湖等文创背后故事娓娓道来,不断增强消费者的情怀和认同感,努力赶上今年旅游热和传统文化热的列车,带动粉丝经济,扩大消费面,小店生意才能越来越红火。
“我相信,讲好九江文创故事,打好‘文化牌’,今年的‘双节’,生意肯定能更上一层楼!”对于节日营销,刘千信心十足。
呵护幼苗筑港湾
“今天我们来画美丽的大自然,小朋友们喜欢什么就把它画在纸上,我们一起动手!”“妈妈”们鼓励道。
“我喜欢森林”“我喜欢大海”“我喜欢星空”……孩子们七嘴八舌分享着自己爱好和梦想,欢快的气息驱散了9月的炎热,更驱散了与父母不能团聚的失落。
这里的“妈妈”,其实是来自湖口县局(分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们,她们常年对口帮扶西塘村留守儿童,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爱心妈妈”。
西塘村缺乏自然资源,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们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孩子与年迈的老人或亲戚相依为命,选择独自前往周边发达省份务工,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多攒点钱,他们一年到头鲜少回家。
村里留守儿童高达20多人,特别是到了中秋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孩子们难免会思念父母,倍感失落。湖口县局“爱心妈妈”们纷纷主动请缨,带着月饼、零食、玩具、文具前往村里,陪伴孩子们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
此外,“爱心妈妈”们还积极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倾听他们的烦恼和小秘密,及时科学开导、疏解,用耐心筑起守护港湾,助力幼苗快乐健康成长。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了乐观向上心态和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
初秋的西塘村,时不时传来留守儿童和“爱心妈妈”的笑声,连秋风也越发温柔起来。(刘丽蓉)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