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烟稻轮作绘就田地好“丰”景

  农时不可误,冬翻正当时。走进赣州会昌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铁牛”在田间来回穿梭,枯黄的稻草和结块的泥土被耙碎混合,在阵阵轰鸣声中,冬翻备耕有序推进。

  “烟田冬翻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条件,消灭大量病原体和越冬害虫。早翻耕、早起垄,烟田少病害、土壤防板结,土壤肥了,自然就更利于种植了。”会昌县烟草专卖局小密烟站负责人廖名山带着大学生吕苏雨在村里忙前忙后地宣传,“最近天气特别好,正是冬翻深耕、晒田的好时。”

图为合作社机耕手正在进行翻耕作业
图为合作社机耕手正在进行翻耕作业

  会昌县地处江西省东南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适宜水稻、甘蔗、烤烟等多种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得益于气候优势,会昌既适宜烤烟生产,又适宜水稻生产,一季烟加一季稻是最佳组合,实行烟稻轮作是一个粮烟双优双丰收的结合,既能提高烟田的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更能充实农民们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们的幸福感。”廖名山说道。

  为了切实守好粮仓、端稳饭碗,稳住农民的“钱袋子”,会昌县烟草专卖局积极推动烟稻绿色协同发展,建设“烟叶+优质晚稻”产业综合体,打造稻烟良性循环、合作共赢的共生模式;依托烟农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好烟农农机手助力大农业生产、烟基设施服务粮食生产的作用,积极推动育苗大棚、烤房等烟叶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

  “以前只想着一年一种,收入全部依靠烟叶的产出。多亏了廖站长,来乡里宣传烟稻轮作的方式。今年,我家种了55亩烟叶,但因为雨季等各种原因,烟叶收入效益比去年有所降低,烟叶采收完,听取了廖站长的建议,我又种了一茬优质晚稻,种植的烟后稻长势不错,又因为种烟施的肥还有部分残留在烟田内,因此,烟后稻施肥要比一般的晚稻少不少,除去开支,每亩预计可增收700元左右,收入水涨船高呀。”小密乡莲塘村烟农钟石长谈起烟稻轮作的收成,他笑得很爽朗。

  “烟叶采收后进行烟后稻制种和优质稻种植,烟、稻都实现了订单式生产,不仅‘一田双收’,还能‘旱涝保收’,解决了以往烟农收入来源单一的问题。”会昌县烟草专卖局副经理梁在盛如是说。

  “在我们的积极协调下,促进烟农与种业公司合作开展烟后稻制种,与优质大米企业合作种植再生稻,种植有技术指导、收获后有企业收购,村民收入有了保障。”

  近年来,会昌县烟草专卖局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以合作社为载体,以综合体为平台,突出生产节令,重点推广烟田后茬优质稻或水稻制种,在产区内形成了“以烟稳粮、以烟促粮”的烟田耕作制度。在会昌县烟草专卖局的广泛宣传下,烟稻轮作模式得到了大面积推广,烟稻产业融合度达到95%以上,打开了烟粮协同发展新局面。(罗强强)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