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进贤县:半夏“生金” 绿富双赢
走进江西南昌进贤县香炉峰林场观花岭分场半夏种植基地,放眼望去,阡陌纵横,半夏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田间,林农们正弯腰除草,动作娴熟。

“现在正值半夏生长旺季,也是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除草、喷药,一样都不能马虎。”基地管理者车桂红擦了把汗说道。这位曾经的林场工人,如今已成为半夏种植的技术骨干,从整地到起垄、从管理到采收,他都了然于心。
这片生机盎然的田野,映照着香炉峰林场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据了解,2023年该林场依托林地资源优势,建设了120亩全省首个林下半夏中药材种植基地。自基地建成以来,不仅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大量劳务用工,帮助像车桂红这样的林场工人及附近村民增加收入,人均月增收3000元以上。
“如今在这里干活离家近,一天能挣100元,比去外地打工强多了。”车桂红一边麻利地除草一边感慨道。
半夏作为止咳化痰、抗肿瘤中药的重要原料,在全国中药材市场上的需求量持续攀升。2024年《中药材蓝皮书》披露,我国半夏年需求量突破3.5万吨,而野生半夏仅占流通量的12%。2023年初,香炉峰林场与“中国半夏之乡”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签订长期购销协议,为产业发展吃下“定心丸”。同时,林场创新推行“林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初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基地负责人王争政算了一笔经济账,“按照当前长势,亩产鲜半夏200公斤,综合亩产值在1万至1.2万元,亩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280亩就是168万元,比传统林业效益高出好几倍。”
香炉峰林场半夏产业发展的背后,是进贤县林业的绿色转型谋划。近年来,进贤县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针对生态价值转换难、变现难等问题,大力推广林菌、林药、林禽等林下经济。利用林下空间,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并形成“国有林场+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发展模式,切实增强生态保护和林业发展内生动力,激活林区,带富林农,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有机统一。“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推进森林质量提升、林业产业发展。”进贤县林业局负责人说。(完)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