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自然生态

南昌县:无人机“大战”水浮莲 从“绿色灾难”到“生态养分”

  “无人机飞过去一趟,大片水浮莲就‘服软’了!”“以前人工打捞累断腰,现在6小时就能清完100亩,效率太高了!”村民唐琪龙站在雁阳湖堤岸边熟练地操控着植保无人机感慨道,“公共水域是大家的,咱们自发组织治污,就是要让湖水清起来、生态好起来!”

  盛夏将至,江西省南昌县金湖管理处雁阳湖部分河段水浮莲(学名凤眼莲)如“绿色浪潮”般在缓流区聚集,层层叠叠的叶片不仅阻塞河道、影响行洪,还因遮蔽阳光导致水体缺氧,鱼虾生存岌岌可危。

  5月26日,一场特殊的“治理攻坚战”在湖面打响,一架载着20公斤环保生物药剂的无人机掠过水面,无人机在村民唐琪龙的操控下贴近水面穿梭。药剂精准附着在水浮莲叶片上。“这药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喷在水浮莲叶片上能破坏细胞壁,48小时内就会枯萎,最终腐烂沉底转化为湖泊养分。”唐琪龙一边演示无人机航线规划,一边介绍,“这种‘精准灭杀’技术既环保又高效。且全程无需人员下水,避免了药剂接触风险。”

  此次作业覆盖约100亩水域,无人机仅用6小时便完成喷洒,相当于传统人工打捞团队3天的工作量。对比数据显示,以前人工打捞每亩成本约200元,需调用打捞船、货车、油桶等设备,光货车运输水浮莲需往返5-6趟。而无人机作业仅需充电、更换药剂,每亩成本仅需50元,且设备可重复使用。效率提升近10倍的同时,更避免了人员下水接触药剂的风险。

  作为此次行动的自发组织者,唐琪龙回忆起水浮莲泛滥的困扰:“往年夏天,湖面漂满‘绿毛’,路过都能闻到臭味,钓鱼的村民都绕着走。”他主动联系村委会引入无人机技术,“看到新闻里说无人机喷生物药剂能断根,还不污染水,我们就想着试试。”

  药剂喷洒24小时后,部分水浮莲叶片已开始泛黄蜷缩。“一周左右会彻底分解,一个月左右湖面就能恢复清澈。”唐琪龙蹲在岸边拨弄水草,“你看这药剂痕迹,只附着在水浮莲上,旁边的芦苇和水草一点没影响,比以前撒农药放心多了。”村民唐其新感慨,“人工打捞像‘蚂蚁搬家’,无人机就像‘地毯式轰炸’,效率差了十多倍,以前打捞队累得直不起腰,现在年轻人操控平板就能搞定,轻松太多了!”

  湖面治理行动不仅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为实现长效化治理,金湖管理处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利用无人机定期航拍监测,对零星新生水浮莲做到“发现即清除”。“以前总觉得生态治理是政府的事,现在明白绿水青山要靠大家一起守。”唐琪龙的话道出了村民心声。随着无人机作业结束,雁阳湖水面逐渐露出粼粼波光,这片曾经的“绿色荒漠”,正重新成为水鸟嬉戏、鱼虾畅游的生态家园。(胡琦、唐骆)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