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南昌县塘南镇:高标准建农田 精细化抓管护

  烈日炙烤着赣鄱大地,南昌县塘南镇万亩稻田蒸腾着滚滚热浪。入夏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给农田灌溉带来挑战。在南昌县塘南镇,得益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扎实的管护措施,万亩稻田用水无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干部带头,一线解难题

  塘南镇把高标准农田管护作为保障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镇村干部组成13支巡渠队,定期检查灌溉设施,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新联村一段水渠涵洞堵塞,影响下游200多亩稻田灌溉,副镇长李聪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一起清理杂物,仅用2小时就恢复了供水。

  为保障用水,镇里还实行班子成员包村制度,夏灌前召开协调会,科学制定灌溉计划,避免争水矛盾。

  群众参与,共护“丰收渠”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管好。塘南镇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管护,通过“以工代赈”方式,组织村民清理支渠,既畅通了灌溉,又增加了村民收入。新联村村民邓爱国带着儿子一起清淤,既方便了自家农田用水,还挣到了劳务费。

  此外,镇里还推选老党员、种粮能手担任义务管护员,负责巡查泵站、水闸等设施。新联村涂世文每周都会检查水闸运行情况,确保灌溉顺畅。“看着清水流进田里,心里就踏实。”他说。

  服务到田,抢修不过夜

  为保障农田灌溉,塘南镇在各村组建了管护小分队,配备常用工具,随时处理小修小补问题。新联村管护员郑建国在一次抢修中,顶着40℃高温连续工作3小时,手掌烫出血泡也不停歇。“稻子等不起,修好了才能放心。”郑建国说。

  塘南镇还注重发挥“土专家”作用,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农技员、村干部现场指导,传授实用的管护技巧。今年夏灌前,村民利用传统方法自主修复渗漏点23处,节省维修费用近2万元。

  近年来,塘南镇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完善排灌设施、整合土地资源、升级基础设施,建成了一批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的高效农田,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塘南镇将继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管护,确保每一亩高标准农田都能发挥最大效益。(李三波)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