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县塘南镇:创新夏管模式 让撂荒地重焕生机
在“三夏”生产的关键时期,江西南昌县塘南镇将撂荒地整治作为夏管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唤醒 “沉睡” 土地,为乡村振兴夯实耕地保护根基。
因地制宜齐发力,破解撂荒 “顽疾”。塘南镇农业综合服务岗联合各村“两委”、执法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依托卫星遥感图斑数据,对全镇撂荒耕地开展“拉网式”实地核查,逐一登记地块位置、面积、撂荒原因,建立 “一户一档” 整治台账,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针对不同撂荒成因,实施 “一户一策” 精准整治:对因劳动力不足撂荒的,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托管代耕等方式,将土地交由专业合作社或种粮大户经营;对灌溉设施不完善的地块,协调水利部门修缮沟渠,改善耕种条件;对种植效益低的区域,推广“水稻 + 旱作”轮作模式,配套提供种子、化肥、技术指导等服务,提升农户复耕积极性。
阶段性成效显著,“沉睡” 土地焕新颜。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发放宣传单页、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政策解读等方式,塘南镇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及复耕措施,开展宣传活动,解答群众咨询,营造 “撂荒可耻、复耕光荣” 的浓厚氛围。目前,全镇已复耕的 130.56 亩土地中,70%用于水稻种植,30%用于蔬菜、旱粮等作物种植。通过整治,一批 “荒草地”“撂荒地” 重新变为 “希望田”,耕地质量逐步提升,农户种粮信心持续增强,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筑牢。
锚定目标不放松,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对照年度复耕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剩余撂荒耕地整治任务分解到村、责任到人,每周调度整改进度,对整治难度较大的地块,联合国土部门“会诊”,量身定制复耕方案,确保整治工作不漏一户、不落一块。同时,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对已复耕地块开展定期“回头看”,严禁出现弃耕抛荒反弹现象,确保耕地“有人种、种得好”。
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排查撂荒图斑95个,涉及面积289.94亩,复耕率达45%,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塘南镇将持续深化夏管创新实践,计划年内实现撂荒地100%复耕复种,同时推广“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建设高标准农田,让撂荒地成为群众的“致富田”、粮食的 “增产田”,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塘南力量。(李三波)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