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瑞昌:民情日记连民心 多元共治绘幸福
晨光微熹,江西省瑞昌市桂林街道瑞民社区的网格员们手持“民情日记”、身着红马甲穿梭在小区楼栋间,黄家湾社区的志愿服务队正为居民开展义诊活动……曾经困扰居民的飞线充电、房屋漏水等难题,如今在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中逐渐化解,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瑞昌不少老旧社区都曾面临居住环境脏乱、公共设施陈旧、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瑞昌结合“进百姓门、排千企忧、暖万家心”干部作风大提升活动,组织党员干部、网格员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以实际行动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为“全民大合唱”。

“上周帮5栋张奶奶修好了马桶,她还塞给我俩热玉米,可真香。”瑞民社区网格员王颖翻开手上的“民情日记”本子,哪家窗台漏雨、哪片路面坑洼,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王颖手中的“民情日记”不是简单的流水账,而是记录着“5单元路灯不亮”“3栋楼道堆积杂物”等具体问题。社区通过“上门问需—分类建档—跟踪办理”的闭环模式,将“问题清单”转化为“履职清单”。推行“需求清单、责任清单、成效清单”三张清单工作法,对问题分类梳理、明确责任、限时办结,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同时,以“早巡夜访”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网格员常态化下沉网格,让“群众吹哨、网格报到”成为基层治理新常态。今年以来,瑞民社区干部、网格员共解决居民提出的各类问题200余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街道”。

黄家湾社区则将“网格走访”“自治共建”“民主协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网格员亮明身份,发放网格连心卡,每日入户摸排安全隐患、化解邻里矛盾。引导居民成立业委会、居民小组等自治组织,利用“居民夜话”平台共同制定公约,解决停车棚、违规装修等问题。成立文艺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六支队伍,定期开展义诊、义剪、关爱弱势群体等活动,让邻里从“陌邻”变为“睦邻”。整合网格员、物业、业主委员会、共建单位、居民代表等力量,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实现“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定”,精准解决飞线充电、房屋漏水等难题。
暮色中的瑞民社区,新换的路灯将路面照得透亮,王颖的日记又添新页:“6月15日,7栋楼道扶手安装完毕,明天要去协调社区充电桩的安装。”黄家湾社区的广场上,文艺志愿服务队正在表演节目。从日记本里的家长里短到红马甲奔波的脚步,从“夜话”里的热烈讨论到连心卡上的温度,瑞昌正用最朴实的方式编织着基层治理的网络,那些记在纸上的民生小事,最终都变成了居民家门口触手可及的幸福。(李一琦)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