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南昌县幽兰镇:乡村治理添“五彩” 党群同心绘新篇​

  6月25日,夏日的微风轻拂着青岚湖畔,江西南昌县幽兰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实践讲堂”内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五彩”党群服务队成立两周年服务分享会在此举行。幽兰村老党员、老支书涂相平抚摸着桌上叠放整齐的五色马甲,动情地说,“过去,我们党员靠一顶草帽、一双草鞋服务乡亲;如今,这‘五彩’马甲就是我们服务群众的‘新标识’。”这场承载着初心与传承的服务分享会,正是幽兰镇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生动注脚。两年来,这抹流动的“五彩”已深深融入幽兰的阡陌田野,成为乡村善治的亮丽风景。

  需求在哪里,“五彩”就亮在哪里​

  “看见‘绿马甲’在田埂上走,心里就踏实!”幽兰镇牌坊村的种粮大户熊金江指着不远处忙碌的身影感叹。去年春耕遭遇罕见的倒春寒,正是这群身着“绿马甲”的产业发展服务队员第一时间送来防冻技术指导,保住了他千亩良田的秧苗。绿色产业发展服务队由镇村党员干部和农技骨干组成,常年活跃在田间地头,送技术、解难题、保生产,成为农民增收的“定盘星”。

  在幽兰镇园艺场,一支身着“巾帼粉”马甲的队伍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村妇联执委、女致富能人及热心妇女儿童事业人士组成的巾帼爱心服务队。队长刘正花笑着介绍:“我们‘粉马甲’,呵护老人健康有耐心,守护儿童成长有爱心,组织文化活动更贴心!”她们创立的“孝伴夕阳”项目,不仅让独居老人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与关怀,更成为全村凝聚邻里人心的温暖纽带。

  类似的故事在幽兰镇不断上演:红色党员先锋服务队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诉求,解决百姓急难愁盼,把党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橙色五老暖心服务队的老党员、老干部们发挥余热,参与矛盾调解、村务监督,是乡村和谐的“稳压器”;蓝色平安建设服务队则凝聚返乡青年、退伍军人等新生力量,在隐患排查、应急处突、乡村建设中冲锋在前。五支队伍,五种色彩,精准对接乡村治理中的群众诉求、治安巡逻、农技指导、弱势群体帮扶、矛盾化解等核心需求,形成了“党群同心、各展所长”的服务矩阵。

  多维聚力,让“五彩”常亮常新​

  幽兰镇的这套“五彩”治理模式,有效破解了乡村服务力量分散、持续性不足的难题,关键在于构建了强有力的支撑体系。通过“先锋”评选激发参与热情,每月开展“服务先锋”评选并优先推荐上级荣誉,两年评选126人,增强村民荣誉感。通过机制保障强化队伍运行,出台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规范,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固定活动场所确保服务常态化。通过多元协同整合社会资源,联动企业、乡友等力量,如“幽兰荷苑”支持爱心服务队,红白理事会参与平安建设,“新农人”助力产业发展,形成治理合力。

  讲好“五彩”故事,让善治之风吹遍乡野​

  为了让“五彩”品牌深入人心,幽兰镇用真实故事传递正能量:粉色巾帼服务队郑润妹及时救助独居发病的章大爷,事迹通过公众号、广播广泛传播;橙色五老服务队陶细水成功调解多年邻里纠纷,此次调解被制作成短视频《老陶的“和事经”》,在村民群热传;蓝色平安服务队在极端天气中奋战三天三夜,排查隐患、清理路障,成为风雨中的“安全防线”。这些鲜活案例让“有事找‘五彩’”成为村民共识,使品牌精神更加生动可感。

  从草帽草鞋到“五彩”马甲,变的是服务的形式载体,不变的是党群的鱼水深情。南昌县幽兰镇“五彩”党群服务队,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多元力量为支撑,以精准服务为路径,探索出一条“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新路子。五色交辉,党心民心同频共振,一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善治新画卷,正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铺展。(万友平)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