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交投遂大高速:智慧高速出行更顺畅更高效
江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造的江西省重点工程遂(川)大(余)高速公路,融合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运用,为智慧出行创造更多可能,出行变得更安全、更畅通、更便捷。

乘“云”而上,高速美好出行“触手可及”
走进遂大高速6个收费站,简约大气的收费站隐藏着巨大的“智慧”。采用最新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实现了数据、业务、服务的全面上“云”,通过利用前沿的数据分析、云计算及物联网技术等技术手段。
为了集成数字化功能,收费站设计采用应用一体化设备,将车牌识别、费额显示器、电动栏杆机、声光报警灯等设备进行深度融合,将原来的多设备基础合并为一个设备基础,形成高度集成化,实现一体多能。全部采用智慧收费站建设,实现ETC车辆不停车通行,非ETC车辆自动发卡、自助缴费,极大提高了路网关键节点的通行效率和运营管理效率。
“耳聪目明”,隧道监控配备“智慧眼”
遂大高速全线特长隧道多,里程长,打造基于机器视觉及数字孪生技术的隧道全息感知与安全预警系统。建成高速公路智慧隧道综合管控平台,隧道内每隔100米左右安装了一个监控,而且还分远、近景。隧道交通运行状况,实现了全方位感知监测、智能交通引导管控和重点车辆的跟踪监测,提升了隧道的交通安全水平,提高了运行监测与重点车辆管控能力。
隧道紧急停车带、隧道洞口等重点区域的感知与信息诱导也得到了加强,为提升隧道交通安全运行环境和安全服务能力打下了基础。隧道内配备了一氧化碳能见度检测器、风速风向检测器等,实时监测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能见度和通风状况,确保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符合安全行车要求。根据环境检测系统反馈的数据,自动调节隧道内的通风设备,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避免因空气污染或能见度降低而影响行车安全。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火灾检测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过隧道内的有线广播系统,引导司乘人员安全撤离。
感知灯光,隧道调光节约用电量30%
隧道内暗无天日,如果没有灯光影响行车安全,每个隧道都有照明系统,而遂大高速的隧道照明采用了高光效LED灯具,并采用了智能化照明调光控制系统,可根据洞外亮度变化、交通量等多种变量对隧道照明进行调节,达到安全、低碳、绿色的建设目标。
在隧道照明中增加调光“魔术手”——智能化调光控制系统,实现隧道智能调光功能。
通过在隧道安装激光雷达传感器,对车流量进行智能监测。当“魔术手”便会根据交通量大小按照设定亮度加开照明,当交通量减少时,“魔术手”又会相应关闭加开照明,仅保障基本照明。据统计,使用隧道智能调光节能系统,每公里隧道预计年节约用电量保守估计相对传统隧道照明减少30%,实现经济与环保双丰收。

跟“智”撒欢,高速变化莫测“秒秒看清”
遂大高速全线共有隧道16座总长29120米,占全长 127公里的23%,隧道的变化莫测对行车安全很重要。
遂大高速采用了隧道结构健康自动化监测系统,在五指峰隧道进口端关键部位安装传感器,数据接入到采集设备,采集设备初步运算后通过5G无线网络将数据输出到云服务器,全天候监控隧道的“一举一动”。
在建设过程中,遂大高速在40m以上高填深挖边坡,建立了边坡稳定性监测系统,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有效监控,能够全天候24小时实时监测,当边坡出现异常时,能够第一时间可以在办公室通过云端网络平台查看,确保运营安全。
遂大高速是一条桥隧比高的高速公路,在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守护着项目建设顺利建成通车。
此外,在全线设置有完善的交通信息服务体系,向广大司乘提供交通运行状况、服务区停车、加油、充电等有效信息。全线收费站建设智慧收费系统,提升了通行效率和运营效率,实现车辆便捷快速过站。
遂大高速,将红色革命老区与经济发达的大湾区紧紧连接起来,还串起历史文化名城,自然之美交织人文之胜,如今又因数字技术再添科技之力,遂大高速将成为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科技的智慧通道、发展“动脉”。(宁儒)
责任编辑: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