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阿尔法高科药业的成长密码:小辅料拼出大格局

  6月17日,位于萍乡经开区的江西阿尔法高科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尔法高科药业)研发实验室里,研发总监米伟手中的玻璃容器闪烁着微光,白色粉末在射灯下如细雪般簌簌落下——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高品质交联聚维酮。这种高端药用辅料,如今每年为企业带来千万元级营收。

  “以科研投入撬动核心竞争力,让创新基因转化为市场话语权。”这是该公司董事长缪志毅多次阐述的企业发展路径。在药用辅料这个鲜为人知的细分领域,阿尔法高科药业已自主研发近100个品种,其中18个进口替代品种供应国内市场,10个品种进入全球产业链,服务全球3000多家制药企业。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成长密码”,正是对创新的执着追求。

  以科技创新打破垄断坚冰

  在医药行业,药用辅料常被称为“隐形英雄”。它虽不是药物活性成分,却在某些制剂中占比高达90%以上,直接影响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国是原料药出口大国,却是药用辅料进口大国。

  怀着做优质中国药用辅料的梦想,2009年,在行业内耕耘数十年的缪志毅回到家乡萍乡,创立阿尔法高科药业。创业伊始,团队只有10余人。缪志毅决定走科技创新的道路,为此,他每年将公司大部分利润投入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工作。

  这种决心在交联羧甲纤维素钠的研发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上千万元的研发投入,从设备定制到工艺调试全靠自主摸索。”米伟回忆,团队曾为攻克设备参数,在车间连续调试数月,最终使产品低残留、高沉降等指标均达到高标准。

  如今,阿尔法高科药业已拥有14项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非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18个药用辅料品种打破国外垄断,极大地完善了国内制药产业链,有效帮助药企降低成本。

  阿尔法高科药业科研人员正在探讨实验数据
阿尔法高科药业科研人员正在探讨实验数据

  产学研协同织就创新网络

  2020年,阿尔法高科药业投入1000万元在萍乡经开区科创大楼组建研发中心,剑指高端药用辅料。公司深知,突破技术壁垒需借智借力。

  为此,阿尔法高科药业与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组建专业研发团队,还与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形成强大的“智囊团”,共同致力于高端药用辅料和制剂的研发。

  “与高校的合作是公司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米伟认为,通过与领域内专家学者紧密联系,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行业前沿动态。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模式,正是阿尔法高科药业打破技术壁垒的重要保障。

  创新的脚步并未止步于萍乡。为更好地对接市场信息和汇聚人才,阿尔法高科药业还在湖南长沙、江苏无锡等地建立科创中心,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开展药用辅料新品种开发。这种打破地域界限的研发布局,让阿尔法高科药业得以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

  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发展

  走进阿尔法高科药业二期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药用辅料从原料投料到成品包装实现全流程智能管控。“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深受认可,目前多家药企的订单正在排期。”该公司行政人事部副经理李景介绍。

  订单激增的背后,是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阿尔法高科药业投资5亿元,新建二期生产车间,引进自动化生产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检测,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均获得大幅提升,智能化生产让科技成果转化跑出加速度。

  据统计,自公司二期项目投产以来,5个新品种实现量产,年产值上亿元。阿尔法高科药业凭借其在产业贡献、智能制造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萍乡经开区2024年度“突出贡献奖”“数字化转型标杆奖”“科技创新发展奖”。

  这种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印证了缪志毅的判断:“敢放开手脚、舍得投入,才能换来可持续发展。”秉持这一理念,多年来阿尔法高科药业持续将绝大部分利润投入研发,实现从“模仿跟随”到“原创研发”的跃升。

  从10余人的初创团队到如今300人的专业方阵,从单栋厂房到建立4.5万平方米GMP认证车间,从模仿跟随到18个品种实现进口替代,阿尔法高科药业的奋斗轨迹印证了小辅料也能撬动大产业。在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这家药辅“小巨人”正以科技创新书写“爱拼会赢”的精神内核——拼的不再是低端制造的汗水,而是高端创新的智慧;赢的不只是市场份额,更是技术话语权。(完)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