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塘南镇:“乡谣乐会”唱响田野 乐舞新风浸润心田
“溪禾西河,采莲踏歌,单衫的姑娘,步履婀娜……”仲夏傍晚,南昌县塘南镇西河村田野外的草地上童声清澈。10余名留守儿童在驻村工作队员带领下齐唱新编乡谣,旋律悠扬,引得乘凉村民轻声应和。这是西河村“乡谣乐会”每周的动人场景。

在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络下,爱心企业大力帮扶,西河村“乡谣乐会”项目应运而生。项目聚焦“一老一小”文化需求,组建“西河乐舞团”,旨在以乡音乡情凝聚人心,让健康风尚扎根乡土。
童声新韵,唱响成长乐章
乐会专为留守儿童专门开辟“童谣课堂”。工作队员与志愿者搜集整理本地濒临失传的古老童谣,并带领孩子们创作《情归洪城》《水韵塘南》《溪禾西河》《焦头河秋夜》等富有乡土气息的新歌谣。每周排练不仅传授音乐技艺,更成为孩子们情感表达的温暖出口。9岁的张文昊腼腆地说:“以前放学没人说话,现在唱歌交了好多朋友!”
巾帼舞步,跃动乡村活力
针对村中赋闲妇女,“西河乐舞团”的广场舞队点燃了她们的参与热情。工作队员刻苦自学并向村民教授健身操、民族舞,将娱乐牌桌转化为活力舞台。村民陶金兰是舞蹈队的积极分子:“以前闲了只能打牌,现在跳舞身体好了,心情也亮堂,姐妹们都说我像换了个人!”每当夜幕降临,广场上律动的身影与欢笑声,已成为西河村最生动的夜景。
乡音搭台,共筑和美家园
如今,“乡谣乐会”正成为全村共享的文化纽带。年度性“村晚”汇演中,童谣合唱与妇女舞蹈同台绽放,村民自编自演的采茶戏、相声小品轮番登场,展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魅力。两年来,项目累计开展排练、演出活动百余场,吸引参与群众超500人次,覆盖全村70%以上家庭。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乡谣乐会’不仅留住了乡愁记忆,更让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在村民心里扎了根。”驻村第一书记李衍龙道出了初衷。当童谣声漫过田埂,当舞步踏碎暮色,西河村的文化沃土上,正悄然绽放着新时代的文明之花。(李三波)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