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德兴:打造“有速度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原以为开公司要跑断腿、磨破嘴,没想到在‘企业之家’,材料一次性交齐,证件三天就到手了!”近日,在德兴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之家”,刚办完企业开办手续的张先生赞不绝口。这声赞叹,正是德兴市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流程重塑为路径,积极推动政务服务集成化、便利化、增值化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该市聚焦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快推动出台了一批彰显德兴特色、务实管用的服务新举措,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更高了、心气儿更顺了。

  “企业之家”:服务集成让群众少跑腿

  走进1800平方米的“企业之家”,开放式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市场监管、医保、人社、税务等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在联合办公区高效协作。电子屏上,办理进度实时滚动。“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的新模式,让企业告别了“多头跑”。

  “以前办个企业,得跑四五个部门,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正在办事的李女士扬了扬手中的号码单,语气轻松。数字显示:今年以来,“企业之家”已服务新增市场主体3110家,完成变更登记3440家、注销1540家,平均办理时限较改革前压缩60%以上。

  项目审批区同样高效运转。11家审批单位集中入驻,推行联合图审和“多测合一”。今年上半年,150个项目高效办结,实现按时办结率、联合图审率、“多测合一”项目占比三个100%。“从备案到施工许可,全程帮办代办,开工比预期提前了20天!”当地一家电子企业负责人感到非常惊喜。

  “为破解企业‘开业容易运营难’问题,我们聚焦企业需求,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德兴市政务服务中心支部书记李春盛介绍,该市创新打造“企业之家”,推出“三员”服务机制,即帮办员全程指导材料准备,代办员跟进审批进度,回访员跟踪政策兑现。针对重点项目,更是组建了由行政审批、税务、金融等专家构成的“定制服务团”,提供从选址到投产的“一对一”专项服务。

  此外,德兴市政策红利也精准直达。依托“赣企通”平台,今年上半年,累计兑现惠企政策183件,惠及企业173家,释放资金近2000万元,为企业发展送上“及时雨”“雪中炭”。

  “一表同享”:实实在在真减负、减真负

  “过去填报表占了大半工作时间,现在点开‘一表同享’系统,数据自动关联,效率翻倍。”德兴市银城街道肯堂山社区书记李丽青的感慨,道出了该市基层减负贵在“实”重在“真”。

  为根治基层报表繁琐、数据重复采集的顽疾,德兴市对近60万条“人、房、企”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形成标准化台账。同时,将乡镇(街道)的710张业务表单“大瘦身”,精简至161张,精简率高达77%,全部纳入系统管理。

  经过10轮集中培训,全市村社工作人员熟练掌握了新系统。目前,民政、残联等9个部门已通过平台下发65条任务,乡镇(街道)报送效率提升超60%。

  “现在数据一次性录入‘一表同享’系统后,平时只需定期对少量变化数据进行更新维护,实现了填表报数‘一个口子进出’,同源数据‘最多填一次’,省去‘重复报送、多头报送’的烦恼,而且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德兴市行政审批局局长高春雨如是说。

  “帮办代办”:“帮”出温度“代”来便捷

  升级版“网上中介超市”是规范服务的利器。平台通过建立“发布—报名—选取—履约—评价”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机制,对9117个项目实施全流程“阳光监督”,今年新增项目1191个,总成交额1523.41万元,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630.78万元,综合节约率29.42%,不仅有效净化了中介服务市场,更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倒逼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对中介服务的满意度较去年提升12个百分点。

  地域壁垒也在加速打破。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德兴与浙江衢州、安徽黄山等周边城市建立“跨省通办”协作机制,目前已实现162项事项“跨省通办”、483项“省内通办”、161项“全市通办”,9000余件跨省业务实现“异地受理、本地办结”。针对高频事项,还设立“通办专窗”配备专职联络员,提供材料寄送、全程代办等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王成前 胡坤明)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