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大塘坪乡
日前,江西财经大学“江风兴塘,财韵助乡”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走进大塘坪乡,开展了一场以“守护钱袋子,防诈保平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化身为乡民的“金融卫士”,在大塘坪乡的集市和村巷中,织起了一张防诈的安全网。
集市上的“金融卫士”:织密防诈安全网
在大塘坪乡热闹的菜市场,实践团的成员们成为了特殊的“金融卫士”。他们携带着图文并茂的防诈手册,与街道两侧的商户们亲切交流,将防诈知识融入到日常对话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顺口溜,他们让商户们在烟火气中增强了防诈意识。
“程大姐,您收款时遇见过‘扫码后说没到账’的情况吗?这可能是骗子调包了二维码!”“胡老板,陌生电话说‘中奖领补贴’,要您先转手续费的,全是套路!”队员们的提醒和讲解,让商户们对诈骗手段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村巷中的“暖心使者”:将防诈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村巷间的入户更像一场“暖心的串门”。实践团成员们走进村巷,挨家挨户进行防诈宣传。成员们攥着印满案例的防诈手册轻叩门扉,“我们是江财的学生,教您防诈骗嘞!”略带拘谨的开场白,总能迎来主人递来的板凳。
院坝里,队员指着手册上的漫画教大爷:“有人冒充孩子要钱的,一定要打他平时的电话核实”;听到阿姨说接到过“公检法”来电,忙解释:“真办案不会让您往陌生账户转钱”。半天时间,数十户人家都留下实践团成员们的身影,把防诈的法子送进了柴米油盐的日常。“你们讲得明白,我们挣钱不易,这下心里有底了”,临别时的话语,比盛夏的风更让人踏实。
从集市到村巷,“江风兴塘,财韵助乡”实践团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反诈之路。他们把专业知识化作护民的“铠甲”,让防诈意识在大塘坪乡的土地上,随夏风肆意生长。实践团的行动,不仅提高了乡民的防诈意识,也为乡村的平安建设贡献了青春力量。此次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江风兴塘,财韵助乡”实践团以实际行动提升了乡民的金融安全意识,为构建和谐乡村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文/张童 周悦瑶 杨政涛)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