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县创新社会工作改革机制的实践突破
“小区的供水管道更换升级了,这真是大快人心的好事,以后再也不用为缺水问题犯愁了”,吉水县文峰镇仁文社区居民周大妈高兴地说道。长期困扰吉水县书香万里小区居民的低水压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百余户家庭告别“供水难”问题,汩汩清流重新涌入群众心坎。吉水县通过“入户听诉、诉到速办”活动,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亮点”,把更有温度的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里,正是“改革见效年”的吉水县,一个以“创新”为动力、以“服务”为宗旨的地方。而这场由“入户听诉”引发的“民生改革”,仅是吉水县“五优协同、五率提升”社会工作改革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吉水县以“五优协同、五率提升”为抓手,积极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通过优作风、优程序、优服务、优环境、优队伍“五优协同治理”机制,实现政策知晓率、行政审批效率、群众诉求办理闭环率等多项指标的显著提升,为全县社会治理注入新活力。
党建引领:共治之路上的“双率跃升”
在吉水县,党建引领的协同共治模式宛如一股温暖的春风,吹拂着每一个角落。通过开展“入户听诉、诉到速办”活动,创新建立“四听三包五办”工作机制,近万名党员干部走访群众18万余户,精准摸排群众诉求1.4万余个,已解决1.3万余个,推动基层治理模式从“坐班等访”向“主动问需”转变,确保群众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回应和解决。
将调解贯穿于依法办理信访事项全过程,建立“开门纳诉”“吹哨解诉”“回访评诉”三大机制。落实“严格把关”要求,实行“三审核一签发”。推行诉求项目化和“首席服务官”责任制,实行“双向承诺”,推动形成工作人员与信访群众之间的双向约束。实现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100%,初次信访一次性化解率90%以上。2025年全县信访总量210件次,同比下降49.5%,信访及时受理率、办结率、群众诉求闭环率达100%。
改革驱动:提效轨道上的双轮并进
面对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在开办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吉水县创新推出了“香精香料产业链一件事”改革措施,设立专窗,将8个单位的12项高频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办理,审批时限被压缩至15个工作日,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吉水县通过构建乡镇响应协调评价机制,实现群众诉求的快速响应与高效办理。通过“吹哨响应+12345平台”融合机制,形成了“一平台集成汇聚、一中心分流交办、全部门协调配合、全流程闭环办理”的治理新模式,确保群众诉求能够及时得到处理,提升了公众的安全感与满意度。
吉水县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创新实施“问题清仓、民生实事、纠纷排查”三大会战,使全县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社会民生问题得到热切回应,干部作风有效好转,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稳控。对2022年以来多头、多层、多次反映的问题,以及省民意测评开放性问题进行全覆盖跟踪推进,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引入“双提升”第三方AI测评新模式,完成1232个完整测评电话,公众安全感达到99.59%。
队伍优化:聚力共为中的“双效共赢”
“以前啊,我们这些老年人可没少为找地方发愁。”在吉水县新改造的人民广场活动中心的长椅上,70多岁的刘大爷正和几位老友下着象棋,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回忆道:“过去他们只能在路边的花坛边凑合着下棋、聊天,不仅地方狭窄,还常常被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打扰。现在好了,有了这个活动中心,宽敞又舒适,我们每天高高兴兴来,高高兴兴走!”刘大爷的话语中满是欣喜。吉水县人民广场群众活动中心建设,是吉水用心用情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的生动体现,
为提升党员干部能力作风水平,建立“四化”推进、“四比”评价和“四领”落责机制。在推进机制方面,构建“战役化推进、清单化落责、图表化调度、全过程量化评价”的“四化”打法。将2025年度的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落实到“十大攻坚战”,并印发目标任务清单,明确序时进度,落实责任。同时,运用图表实时跟踪调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评价机制方面,落实“月度调研提示比、季度‘红灰台’比、半年‘两奖一杯’比、全年‘标杆奖’比”的“四比”评价机制,通过公开晾晒的方式,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落责机制方面,强化“党组织领航、党员干部领跑、人才领衔、纪律作风领先”的“四领”落责机制,为吉水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许春花 刘雄)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