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江西乐平:致力打造江西小炒升级版

  日前,在江西小炒的发源地乐平传来一条好消息:该市将在老北街打造“江西小炒文化体验区·美食街”,并依托各乡镇特色资源开办20家集文化体验、特色餐饮、休闲消费于一体的“江西小炒”品牌示范店,这是乐平打造江西小炒升级版、推动产业化发展的又一举措。

  地处赣东北的“江南菜乡”乐平,缘何对江西小炒情有独钟呢?数据调查显示,江西小炒在长三角地区门店已超万家,经营主体60%以上为乐平人,从业人数超5万。仅鸬鹚乡,“小炒经济”年回流资金就超5亿元,他们以“亲戚带亲戚”“朋友帮朋友”的朴素方式,用三十年时间铸就了一份共同致富的“大事业”,堪称自发形成的巨型餐饮连锁网络,促成江西小炒成为乐平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行业。

  为进一步推动江西小炒产业化发展,助力乐平乡村产业振兴,早在2022年2月,乐平市率先召开“江西小炒”产业促进座谈会,倾听经营户心声。此后,多次召开“乐平·江西小炒”区域品牌座谈会,汇集在外代表、企业、商会、部门和乡镇智慧,积极开展江西小炒品牌化、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探索。

  2024年乐平市成立了江西小炒推广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系列推介活动。2025年,乐平市成立市级层面高规格的江西小炒产业化工作专班。市长亲自挂帅,市政协主席负责主抓,专班成员来自多个部门,打破壁垒,协同作战。

  据乐平市政协农业农村经济委主任、专班办公室主任邵海水介绍,自专班成立以来,围绕建一条链、织一张网、开一家店、送一台戏、编一部小说、引一户企业、销一批蔬菜“七个一”的目标高效运转。

  此后,专班组各小组领衔任务,分别行动。对全市各乡镇江西小炒户进行摸底登记,密集走访金华、义乌小炒户和合作企业,协同乡镇陆续建立了“小炒经营户”交流微信群;开展食材配送试点扩面工作摸底建档,引进专属供应链项目。围绕推进“江西小炒”产业化发展,各项基础性工作正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4月9日,首趟“江西小炒”蔬菜配送车从乐平顺利发往浙江金华。此举标志着乐平以“江西小炒”为支点,撬动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建设拉开序幕。

  乐平市充分依托发挥“江南菜乡”资源优势和6000多家江西小炒门店的市场机遇,以“建链强网”为总抓手,由农业农村、商务等部门牵头,着力打造“平台公司运营+合作社运作+门店经营”的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创新链、供应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将本地蔬菜基地与遍布江浙的数千家小炒店紧密链接,既延伸乐平蔬菜产业链,也为“江西小炒”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保障。

  自“建链强网”试点运行以来,效果良好。3月起在金华设立30户配送试验户和10户对比户,日均配送额近4000元,综合成本降低12%,商户满意度达85%。

  “以前六点半就要出门采购食材,现在手机上下单只需几分钟,第二天早上七点半新鲜食材就送到了店里,省时省力还省钱。”小炒户韩文平高兴地说道。

  随着试点的成功,江西小炒配送扩面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目前已在浙江金华选定300家小炒户,专班工作人员正积极入户宣传发动,动员小炒户下载买菜点单APP,近日将择机启动扩面配送。

  “江浙提供市场,江西输出人力与食材。”义乌市乐平商会副会长王胜算了一笔账:6000家门店年消耗灯笼椒超千吨,直接拉动乐平椒农产值增长20%。蔬菜如此,农产品亦然。景德镇猪肉、乐平猪头肉、洄田排粉等特色农产品,正借江西小炒东风走向江浙各地。 

  产业链是产业的“”筋骨,文化则是产业的“灵魂”。为推动江西小炒门店引流、品牌增值,乐平文化赋能江西小炒内外多点发力。先后启动“最具特色乐平菜·小吃”评选,编撰《舌尖上的乐平》,抢先注册乐平菜专利品牌。今年5月,江西小炒创业故事采风团专程赴浙江金华、台州、丽水等地体验生活、挖掘素材,创作散文、小小说。接下来,还将组织创作江西小炒题材中长篇小说、微短剧,以文化赋能形式让江西小炒由“网红”变长红,从小微网红餐饮业态向知名美食品牌提档升级。(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