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鼓县:以作风之舵引航科技之眼守护清泉
“双红村集中饮水工程厂区的智慧监控突然报警,管护人员15分钟就赶到现场处置,避免了孩童误入厂区的安全隐患。”大塅镇双红村村干部李龙的讲述,展示出铜鼓县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用科技守护农村饮水安1全的生动实践。这个山区小县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民生工程,从安装监控的“小切口”入手,织密了8.8万农村居民的安全饮水网。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以来,铜鼓县始终以“钉钉子”精神破解民生难题。针对市纪委调研指出的农饮工程监管漏洞,该县摒弃“纸上整改”的形式主义,投入100余万元为147处农饮工程装上智慧监控设备。这一平台通过AI算法实时捕捉人畜侵入等异常,将预警响应时间压缩至1分钟,自投用以来精准触发预警32次,处置率达100%,用技术手段把“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承诺落到实处。
作风建设的成效,在每一个具体举措中清晰可见。为确保监管无死角,铜鼓县对17处无网络覆盖的偏远工程,创新采用“加密围栏+网格化巡查”的“物理防护+人工巡查”模式,让分散在大山深处的水源点也有人“盯梢”。这种“不搞‘一刀切’、务实求实效”的作风,正是八项规定精神的生动诠释。在维修养护方面,2024年安排维养资金170.8万元,2025年再投170万元,将164处农饮工程纳入物业化统一管护,用“真金白银”践行“为民服务”宗旨。
从智慧监控的“技防”升级,到全域管护的“体系化”推进,铜鼓县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民生福祉。在港口乡英朝村,稳定的供水让溪石斑鱼养殖迎来新机遇,鱼池换水频率提升后,鱼苗存活率提高15个百分点,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上,统筹406万元水库移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用于15处饮水厂区改造提升、县城管网延伸、增加水源等工程,惠及群众8600余人,让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中,感受到了干部作风转变带来的温度。
面对区域发展不均、资金压力等短板,铜鼓县不回避、不遮掩,正以过硬作风谋划长远。通过推进分散供水改集中供水、完善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持续夯实饮水安全根基。如今,打开水龙头,流淌的不仅是清澈的自来水,更是八项规定精神引领下的民生暖流。这场以作风为舵、科技为帆的实践,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汩汩动能,在赣鄱大地上书写着“为民务实”的鲜活答卷。(罗冲)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