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柴桑区:助企走稳合规用工之路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孕期女职工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尊重并保护她们的劳动权利;规章制度未经民主程序,对劳动者不产生约束力……”日前,一场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助力企业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宣传辅导暨分享交流活动,在九江市柴桑区政协沙城工业园区委员“站家”举行,现场为企业合法规范用工提供精准法律指导,保障企业和员工双方合法权益,以和谐劳动关系助企健康发展。
宣传辅导阶段,针对合同签订、调岗降薪、停工留薪、社保缴纳等企业用工管理全流程中易触碰的高频“雷区”,主讲人通过“案例+条文”方式进行以案释法,让企业明白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降薪调岗标准依据和禁忌问题、单方解雇员工的严格法定限制、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
“用人单位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有哪些情形需要支付赔偿金?”“因生产经营需要,企业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怎样做才受法律保护?”“在合同中约定通过发放社保补贴的形式代替缴纳社保,劳动者能以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其缴纳社保主张被迫离职并要求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金吗?”周岩、梁先松、黄良国等企业委员和民企代表发出一连串提问。
分享交流环节,区人社局劳动保障维权服务中心负责人范江城结合区内外的真实劳动仲裁案例对大家的疑问一一解答,手把手教企业“防风险、解纠纷”。
“这次活动‘干货多、接地气、用得上’,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企业真正的‘降本’,重在通过合规管理,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经济赔偿等高昂‘额外成本’。”民企代表纷纷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柴桑区政协以“四进四帮三助力”活动为契机,将做实民营企业服务文章作为委员履职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企业找到了经营管理“痛点”,查出了用工环节法律“风险”,化解了一批涉企经济纠纷,在助企走稳合规用工之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区政协将继续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涉法“疑难杂症”,有针对性地开展“送法上门服务”活动,真正让法律条文从纸上走进车间,不断推动法治服务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罗楚鹏)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