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新建区人民医院:医生巧补切口疝 患友康复赠锦旗
近日,南昌新建区人民医院普、胸、脑外科完成一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手术。在李荣峨主任带领下,医疗团队为80岁高龄的闵奶奶成功实施腹横肌松解术(TAR),彻底解决了困扰她长达四年的复杂腹壁切口疝问题,该项技术创下我院疝修补手术难度新纪录。

治疗历程:从病痛折磨到重获健康
四年前因肠破裂手术引发的并发症,导致闵奶奶腹壁形成直径超过10厘米的巨大切口疝。近三年来,反复发作的腹痛、持续加重的食欲减退和活动受限,让这位八旬老人饱受病痛折磨。在病友的推荐下,家属带着老人慕名来院求诊。
经过手术治疗,老人出院时手捧锦旗、眼含泪光,激动地看着医护人员说:“我的肚子现在一点都不痛了,晚上能睡个整觉了!”
技术创新:突破传统治疗局限
术前讨论时李主任说道:“患友的疝囊体积异常庞大,犹如薄壁气球,常规手术方案存在极高风险。”他表示,腹壁切口疝的手术不但要求恢复腹壁的外型,更重要的是恢复腹壁的功能,不合理的修补方法,极有可能使病情陷入“破了补,补了破”的恶性循环。闵奶奶的情况,行传统疝修补手术,存在疝环缺损大,难以关闭的问题,若强行关闭则会导致腹部疼痛,疝复发等不良后果。但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手术,则费用比较高。
经团队综合分析,决定采用腹横肌松解术(TAR),在与患友及家属充分沟通并签字同意后,经过数小时的紧张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奶奶身体恢复良好。
专家呼吁:重视疝气早期干预
疝一旦发生,没有自愈的可能,只会越来越大,手术是治愈疝的唯一方法,不要讳疾忌医,养“虎”成患,只有及早就医,才能解除病痛。(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