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县:流动党员量化“小积分”激活流动党员新动能
为破解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等难题,赣州赣县区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建立流动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激活流动党员新动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量化积分指标,校准流动党员争先标尺。按照“易操作、可量化、可评估、可执行”的原则,结合党员日常行为准则,设置党内组织生活、作用发挥、规矩纪律等12项流动党员行为清单,在基础积分的基础上,设置志愿服务、建设家乡、表彰激励等3类“正向记分”清单和不履行党员义务、违纪违法等2类“反向扣分”清单,实行“量化积分、动态管理”,建立“基础赋分+激励加分+警示扣分”的三位一体流动党员积分体系,引导流动党员做到争先有标、行为有尺,激发流动党员干事创业新动能。
优化积分评定,激发流动党员争先动力。坚持公平公正、务实高效的原则,以党支部为单位,由支部委员担任或由党支部书记指定专人担任积分记录员,对照积分设置内容每月对党员表现情况进行登分,多方面听取流入地党组织及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按照“党支部打分、党员代表大会复审、党委会审议”的积分评定流程,最终确定评定结果,形成《流动党员年度积分情况表》,并以书面或电话、短信等形式告知流动党员记分情况及记分原因,确保记分依据事实清楚。同时,依托微信群、公示栏等载体“晾晒”积分情况,自觉接受群众查询、申诉和监督,确保积分制管理公平公正。
强化积分运用,拓展流动党员争先实效。把流动党员积分制管理与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有机结合,变“软尺子”为“硬指标”,为民主评议党员提供直观具体的量化考核依据。对积分排名靠前的流动党员在各级党组织表彰时优先推荐,并优先作为“两代表一委员”的推荐人选。对政治素质较好、有致富带富能力的农村流动党员,及时纳入村党组织后备力量重点培养。对于积分不足60分或未按规定要求完成基础赋分的,建立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等预警机制,确实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严格依规进行组织处置。“积分制”实施以来,408名流动党员“异地亮身份、他乡显担当”,参与社区政策宣传、基层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900余次,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人才引育等方面为家乡贡献“金点子”860余条,流动党员参与党内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作用发挥得到有效激活。(邱晓艳)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