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泾口乡:农技服务下沉田间 精准指导“二晚免耕”技术
眼下,南昌县泾口乡连片的稻田里绿意盎然,绿油油的晚稻长势喜人,二季晚稻正处于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病虫害防控、肥水管理的重要阶段。为不误农时、精准施策,泾口乡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走进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二晚免耕技术田间管理,“零距离”提供技术服务。
“二晚免耕技术省去了耕地、耙田等环节,再配合无人机撒药施肥,效率远超人工,不仅节水节本,还能显著提高水稻抗灾能力,是实现水稻绿色高产的重要技术路径。”泾口乡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连日来,泾口乡农技人员走入泥泞的田埂,俯身察看秧苗长势情况,并与在旁观摩的农户们面对面交流。“这片田目前长势不错,但要注意保持浅水层,促进分蘖,后期再适时晒田控苗。二晚免耕技术虽然节省人力和时间,但在水肥管理上要更精细。现阶段要根据水稻不同生长阶段合理调整施肥量,确保养分充足供应。”乡农技人员胡友涛一边仔细查勘,一边向围拢过来的农户耐心讲解当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最近持续高温,要特别注意观察稻飞虱和卷叶螟的发生情况,发现后要及时对症下药,统防统治。”
针对近期高温天气,农技人员依据不同田块的实际情况,开出“一对一”处方。在东莲村,胡友涛建议农户采用“浅水勤灌”的方法,保持3-5厘米的水层,既满足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能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在小莲村,乡农技人员提出具体的管理建议,并强调了绿色防控、科学安全用药的重要性。
“乡里的农技人员来得太及时了!他们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实在话。”泾口乡东莲村种粮大户胡细蝉感慨道,“专业人员下到田里,现场发现问题、现场教我们怎么解决,大家心里一下就踏实了,对今年的收成也就更有信心了。”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以来,泾口乡持续推动农技服务下沉,通过“田间课堂”“一对一指导”等形式,切实打通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助力农户科学应对高温病虫害等风险,全力护航全乡11.9万余亩晚稻生产,为全年粮食丰收夯实基础。(黄庆媛)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