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远:数字赋能农业革新 智慧引领乡村振兴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面朝黄土”到“云端管理”,一场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安远大地悄然发生。借助5G、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江西安远县农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稳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智慧大脑”精准把脉 “数字农服”高效省力
在鹤子镇阳佳村的千亩智慧稻田里,看不见农人弯腰忙碌的身影,只见矗立田间的气象监测站、高清摄像头和智能虫情测报灯。这些物联网设备如同稻田的“耳目”,实时采集温度、湿度、虫情等数据,并自动回传至“美丽鹤子大数据平台”。
农户陈文春刚刚收到系统发来的施肥提示,立即带着工人下田追肥。“种了三百多亩双季稻,一点不觉得吃力。昨天平台发现禾苗发黄,今天我就来精准施肥了!”他笑着说,“现在种田有‘云管家’,该做什么、怎么做,手机一看就清清楚楚。”
“缺肥、缺水、病虫害是水稻生长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数字鹤子系统技术人员欧阳旺华介绍,“现在依靠大数据平台,可实时查看每块田的动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过微信群发出预警,指导农户对症管理。”
这套系统就像为稻田装上了“智慧大脑”。它不仅能全天候监测作物生长环境,还能自动诱集、识别害虫,生成病虫害防治方案。农户依“数”种田,减少了盲目施肥打药,每亩化肥农药成本降低约15%,水稻优质品率显著提升。
数字技术赋能多元产业 乡村振兴迈新步提质效
智慧农业的浪潮不止于水稻。鹤子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钟鸿峰表示:“我们将数字化应用扩展到了赣南脐橙、大棚蔬菜、洛神花、金线莲等多个特色产业,实现了生产、管理、销售全链条的数字化转型。”
在脐橙园,智能滴灌系统根据土壤墒情自动浇水;在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系统助力反季栽培;在金线莲种植基地,区块链溯源技术让品质看得见。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正推动安远农业向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安远县以鹤子镇为示范,全面推广“数字+农业”模式,加快建设智慧农田、智慧果园、智慧渔场等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2个,带动3000余户农户拥抱“智慧农业”。
如今,数据在田间地头无声流动,化作一条条科学的农事建议,飞入农户手机屏幕中。农业生产正变得轻松高效,农民获得感持续增强。安远县将继续以数字技术为笔,以广袤田野为卷,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丽新图景!(唐玉珍 叶利)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