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西烟田:新农人遇“智慧”烤房
清晨六点,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镇渡乡社田村的薄雾尚未散尽,田边密集烤房里已亮起暖黄灯光。
“干球温度40℃,湿球温度36℃,稳温4小时……”00后新烟农罗嘉旭俯身屏前,在烟技员唐传友的指导下,专注调试着烘烤参数。这位放弃都市白领生活的年轻人,以汗水为墨,正勾勒属于自己的“金叶梦想”。
故土召唤绘就创业底色
“曾经向往西装革履的都市生活,但每次看到村口熟悉的稻田、乡亲们布满老茧的双手,脚步就再也挪不动了。”回想当初的选择,罗嘉旭眼中闪着坚定的光。回乡之初,他也曾陷入“能做什么”的迷茫,直到发现村里长辈通过种植烤烟增收,心中有了方向:“这产业既能实现个人价值,还能带着大家一起致富!”

在上高县,烟叶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当地通过烤烟种植带动烟农年均增收超万元,同时在整地、起垄、采烟、编杆等环节,为周边农户提供近千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罗嘉旭的选择,不仅是个人创业的起点,更与乡亲们的增收期盼紧紧相连,成为新时代青年反哺家乡的生动实践。
全链保障破解种烟难题
“种烟不难,关键在种好、烤好。放心,从整地深翻到采收烘烤,我全程跟着你!”唐传友的承诺,给初涉烟田的罗嘉旭吃下“定心丸”。作为上高烟草派驻的专业烟技员,唐传友每周至少3次来到罗嘉旭的烟田,手把手指导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让这位曾经的“门外汉”快速成长为种烟能手。
更让罗嘉旭安心的是完善的产业保障体系。“公司统一给我们买了农业保险,去年汛期烟田受了点影响,理赔款很快就到账了,一点没亏!”烟农罗强笑着说。针对像罗嘉旭这样的新生代烟农,上高烟草构建起“技术指导+风险保障”双体系:烟技员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快速提升新烟农技能;统一投保农业保险,覆盖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让新农人轻装上阵,放心创业。
烤房升级迈入智慧时代
“以前听老烟农说,烘烤时得整夜盯着排湿,心里直打怵。”站在焕然一新的烤房前,罗嘉旭指着智能控制仪满脸欣慰,“现在只要设定好关键数据,通过手机APP就能远程监控设备自动控温排湿,系统还会实时发送预警提示,再也不用起早贪黑熬夜了!”

这一变化,源于上高县推进的烤房智能化改造。目前,全县221座密集烤房全部搭载温湿度控制系统,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和AI算法,可精准执行38℃-42℃关键区间的间歇排湿操作,将烟叶烘烤优质率提升8%-10%,同时让烟农平均每天节省6小时值守时间。从“凭经验”到“靠数据”,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技术革新正让传统烤烟产业焕发全新活力。
晨光洒落,智慧烤房中的烟叶正静静酝酿着金黄的价值。罗嘉旭站在屏幕前,仿佛触摸到的不仅是数据,更是乡村振兴的脉搏。在赣西这片热土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像他一样,用科技改写农业的底色,用梦想点亮家乡的未来——这不仅是“金叶”的故事,更是中国新农业的生动缩影。(易健)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