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南昌县人民医院:多科联动挽回心梗患者生命

  “砰!”随着除颤仪的电击声响起,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内,一场与死神的极限拉锯战正式打响。近日,一名61岁急性心梗患者多次突发室颤,医护团队凭借精准操作与绝不放弃的坚守,历经6次除颤及系列抢救,成功为患者争取手术时间,最终通过临时起搏器植入与PCI手术挽回生命。目前患者意识清醒,正于ICU接受后续治疗。

  惊魂一刻:门诊突发室颤,生命警报骤响

  当日9时许,61岁的熊先生因“胸痛、胸闷”前往医院门诊就诊。门诊导诊护士察觉病情紧急,立即用轮椅将其推送至急诊科;分诊护士迅速评估,第一时间将患者接入抢救室准备心电图检查。然而,检查尚未开始,熊先生突然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心电监护仪瞬间跳转为心室颤动——这是最凶险的心律失常,若不及时干预,短短几分钟便会致命,生命警报骤然拉满。

  极限拉锯:6次电击,每一秒都在“抢”生机

  “立即除颤!”急诊科刘医生当机立断,打破抢救室的紧张僵局。护士迅速递上除颤仪,精准涂抹导电糊、快速充电、定位电极板,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所有人离开!”伴随一声提醒,第一次电击完成,医护人员的目光紧紧锁定监护仪——可代表生命的波形依旧杂乱,希望瞬间被按下暂停键。

  “继续胸外按压!肾上腺素1mg静推!”刘医生的声音沉稳有力,团队立即分工:高质量胸外按压持续进行,每一次下压都是对心脏的“强制唤醒”;气囊面罩辅助通气,为患者输送珍贵氧气;记录数据、评估病情、精准用药……各环节衔接无缝,默契度拉满。

  3分钟后,室颤再次袭来!第二次除颤、第三次除颤、第四次除颤……每一次电击后,医护人员都屏住呼吸紧盯屏幕,却只换来一次次刺耳的红色警报。绝望情绪悄然蔓延,但没有人停下动作。“不能停,患者还有希望!准备气管插管!”急诊科祝兵兵主任果断决策,迅速为患者建立气道、连接转运呼吸机,为后续治疗筑牢生命基石。

  生命接力:多科联动,打通救治“快速通道”

  抢救同步,医院多学科救援体系迅速启动:党委委员徐凡闻讯即刻赶到现场调度资源;心内科徐杏安主任、章兴智医生、谢峰医生火速驰援;护士长陈力艳全力协调物资、保障后勤……全院力量快速集结,高效协同的急救网络瞬间运转。

  一切准备就绪!医护人员携带全套转运设备与药品,提前联系好梯控,小心翼翼地护送患者火速转入介入室。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生命的接力棒从急诊科稳稳交到介入团队手中。

  重生之声:“再晚一点,就见不到他了”

  最终,介入团队成功为熊先生实施临时起搏器植入与PCI手术,术后患者被转入ICU监护。目前,熊先生已顺利拔除气管插管、脱离呼吸机,意识清晰,能与家人和医护人员流畅交流。

  “要是再晚一点,或者你们放弃了,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患者家属紧紧握住医生的手,眼眶通红,反复诉说着感激。“心梗抢救就是和时间赛跑,每一次除颤都是在为患者抢回一丝生机。”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感慨道,“只要有1%的希望,我们就会拼100%的努力,这是我们的职责。”           

  此次成功抢救,不仅是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成效的生动体现,更展现了多学科团队过硬的应急能力与医疗技术。作为南昌县医疗健康集团“强县域龙头”战略的实践成果,集团对县人民医院的持续投入与重点建设,成功打造出高效协同的胸痛中心、反应迅速的急救团队,为县域百姓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最终赢得了这场“生死之战”。(陈力艳)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