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传薪火 用协作破万难
“茜姐,你看这个侍茄师的品鉴流程,我总觉得在客户沟通环节还能再优化。”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工作室的案头,青年员工肖晓蔷就捧着笔记本,凑到辛户茜身边讨教。辛户茜放下手中的烟草购销手册,指着笔记上的圈画痕迹,耐心讲解:“要记住,咱们教年轻人不仅是传技巧,更要带他们在实践里摸爬滚打。” 这样的场景,在李慧颖技术能手工作室早已成为常态。自2023年成立以来,这群以“守初心、传技艺、破难题”为信念的烟草人,用匠心点亮传承之路,以协作攻克发展难关,在宜春烟草的沃土上,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故事。
把本领练到极致,让成长有迹可循
“将所学转化为实践动力,尽己所能做好工作。” 这是徐莹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工作室成员的行动准则。去年全省营销管理培训班上,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创新方法,连课间休息都在和同行交流心得;回到工作室后,她又连夜整理课件,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工作室,学习从来不是 “单打独斗”,而是全员参与的 “集体修行”。
肖晓蔷为了拿下侍茄师认证,利用业余时间反复练习品鉴技巧,笔记本上记满了不同品类雪茄的口感特点;李慧颖带着团队成员参加内训师培训班,从授课台风到课件设计,逐字逐句打磨细节;党员素养班上,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如何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如今,工作室的6名骨干均为党员,李慧颖、徐莹莹还入选了省创新专家库,团队里更是涌现出3人次行业技术能手、5人次省级技术能手,一级烟草购销员2名、高级经济师3名。公司“星火”展厅的荣誉墙上,一项项荣誉,不仅见证着每个人的成长,更筑牢了宜春烟草的人才根基。

攥指成拳破困局,让协作迸发力量
“坚持住,挑战自我,看看我们能走多远、飞多高!” 国庆假期,工作室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李慧颖的声音铿锵有力。此前,在工商协同营销案例评选中,团队因单枪匹马作战失利。这次,她们吸取教训,迅速调整策略:李慧颖牵头组建“帮帮团”,联动营销中心与中烟业务骨干,10 天里,大家按专长分工——有人负责资料搜集,有人专注文字打磨,有人梳理数据,有人美化图表,每天都加班到深夜。最终,他们的案例凭借扎实的内容和清晰的逻辑,斩获行业 “一档案例”。
日常工作中,工作室始终以问题为导向,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针对物料监管的漏洞,专项小组深入一线调研,研发出智能监管系统;面对零售客户服务的痛点,成员们走街串巷收集意见,推出“定制化服务方案”。他们还建立了难题台账,把遇到的问题逐一拆解,定期组织技术研讨与经验交流,让每个人的心得技巧都能共享。截至目前,团队累计获市级以上奖项 20 余项,拿下全国烟草行业QC 成果三等奖1项、全省QC成果二三等奖多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5篇,成功解决17个生产经营难题。每一次协作,都是一次能力的提升;每一次攻坚,都让团队的战斗力更上一层楼。

手把手倾囊相授,让薪火代代相传
“既要讲透营销技巧,更要带青年员工在实践里摸爬滚打,这才是真‘传帮带’。”辛户茜的这句话,是工作室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为了让高技能、好经验真正传承下去,工作室构建了多维度的培养体系:每月开展技术研讨,把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变成鲜活的教学案例;每季度组织 “菜单式” 培训,成员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技能鉴定、授课技巧等课程;还经常邀请行业专家来讲课,组织大家外出交流学习,拓宽视野。
“师带徒”机制更是让传承有了温度。每位核心成员都要带教1-2名青年员工,为他们量身定制培养方案。李超宇刚加入营销中心时,对营销管理实操一窍不通,肖晓蔷就带着他跑市场、做调研,从基础的客户沟通到复杂的品牌培育,手把手教学。在备赛行业第四届烟草制品购销职业技能竞赛时,团队成立兴趣小组,把备赛经验固化成可复制的模式,帮王洋查漏补缺。最终,王洋一举斩获行业竞赛第一名,成为行业里的新星。徐莹莹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快速成长,获评江西烟草“十佳内训师”。自2023年成立以来,工作室累计开展培训50余场,助力宜春烟草制品购销员一级鉴定通过1人、二级3人、三级12人、四级33人、五级23人,真正成为了技能人才的 “练兵场”。
未来,李慧颖技术能手工作室还将怀揣温度与初心,继续补全技能学习体系,让培训更贴合成员需求;强化协作效能,在工作中凝聚更多情感联结;深化人才传承,让师徒间的温情延续下去。他们会以匠心守护热爱,用传承照亮前路,让每个成员都能在这里收获成长、实现价值,为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而这份奋斗与传承的火种,也必将在时光里愈发炽热明亮。(辛户茜、肖晓蔷)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