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保险-守护江西千里堤防安全
“砸锅卖铁修海塘!千辛万苦建江堤!”在江湖水系纵横、洪涝灾害频发的土地上,堤防如同大地的血脉,日夜守护着沿岸百姓的安宁与希望。江西是水利工程大省,堤防众多,据统计现有堤防2000余座,堤线总长约1.2万公里。作为长江流域五大暴雨区之首,江西境内山地丘陵多、水系发达,雨水多但时空分布不均,洪涝灾害多发频发,暴雨、强对流天气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全省水利设施尤其是堤防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水毁修复资金巨大。2022年开始,江西水利部门注重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不断推进强化重心下移、保障下倾、力量下沉,灾前灾中灾后齐发力,有效补齐河流堤防等防洪工程短板,持续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根据江西堤防面临的风险特点,江西省水利厅将商业保险模式引入水利工程,因地制宜为江西千里堤防打造专业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一方面突出政府主导,将堤防保费列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三级财政共同承担,实现千亩堤防(保护耕地面积1千亩以上、1万亩以下的堤防)统一投保。自 2022年8月开始,江西正式引入堤防保险机制,将千亩堤防纳入保险范围。三年来,各地投保积极性持续提升,全省共10个设区市59个县(市、区)堤防参与投保,保障金额97.93亿元。
另一方面,强化市场运作,选择服务网点覆盖面高、市场信誉好、履约能力强、理赔服务优的保险公司为承保机构。承保机构按照保险协议,每年对堤防保险单独核算赔付率,按照保费总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资金作为防灾减损基金,主要用于安全隐患排查和处置等相关工作。三年来,商业保险公司累计共勘验标的1040个,共4374.58公里,并对每个堤防单独建档,保存相应的影像及记录。
为堤防“上保险”,不是为了获得赔偿,而是将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服务重点从灾后理赔前置到堤防安全动态监测和隐患排除上,推动保险公司积极参与堤防巡查、堤情监控、堤灾预警、堤防信息化及物联网建设等堤防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监测、日常检查、维修养护、事故处理报告等管理监督水平,实现对隐患的“防”和“控”。
下一步,江西省水利厅将进一步完善堤防保险机制,持续畅通理赔绿色通道,加快受损堤防现场查勘进度,督促保险公司尽快理赔预赔,利用快速到位的赔付资金,及时快速修复灾损堤防,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