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县泾口乡:“三有”协商点亮乡村“暖心灯”
近日,南昌县泾口乡东岗村及周边7个村子的进村主干道上,400盏崭新的LED路灯全部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这场由“三有”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会推动的路灯亮化工程,不仅解决了村民夜间出行安全隐患,更成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摸清群众诉求,找准问题症结。东岗村进村路是周边七个村庄村民往来的交通要道,全长约5公里。然而,由于长期缺乏照明设施,每到夜晚,道路便陷入一片漆黑,村民夜间出行只能“摸黑前行”,农忙时节更是险象环生。“去年冬天下班晚,我被摩托车撞到过两次,幸好伤得不重。”东升村村民樊茹玉回忆道。

面对群众迫切的安装路灯诉求,南昌县政协主动履职,组织政协委员深入东岗村及周边村落开展专题调研。委员们通过走访座谈、实地勘察等,详细掌握村民需求、路段痛点及潜在困难,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南昌县政协指导泾口乡召开“三有”基层民主协商议事会,组织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等20余人围坐一堂,针对路灯安装的痛点问题展开协商。
聚焦三大难题,共商解决方案。“点亮回家路”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路灯线路怎么规划?”“资金从哪里来?”“施工谁来监管?”……会议现场,各方代表直指核心问题,共商解决方案。经过深入讨论,会议明确了路灯安装线路全长5公里,规划安装400盏,并在人口密集区及拐弯处加密设置,确保路面亮度达标。

“项目资金60余万元全部来自县级乡村振兴衔接专项经费,严格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乡村振兴岗工作人员李慧梅就资金问题给出明确答复。在施工监管方面,会议决定成立由乡领导、党员代表和政协委员组成的监督小组,对材料采购、施工进度、工程质量进行全程跟踪。“我们会派专业技术人员驻场,从材料进场到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把关。”李慧梅补充道。
明确管护责任,建立长效机制。泾口乡通过建立“乡统筹、村落实、民参与”的三级机制,多措并举落实路灯管护责任。村“两委”每月召开路灯管护例会,及时解决管护问题;从村公益性岗位中选拔人员设立专职管护员,负责日常巡查和简单维修;每季度组织专业维修团队进行一次常规巡查,提前储备易损零部件,确保路灯稳定运行。
“现在路灯坏了,一个电话就有专人来修,大家出门更安心了。”东岗村村民樊小文感慨道。此外,东岗村还通过村广播、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大力宣传路灯维护的重要性,并不定期开展“亮灯护灯”主题活动。村民通过参与清洁巡查,培养了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全村形成了“人人管灯、灯照人人”的良好氛围。(黄庆媛)
责任编辑:罗鲜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