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巨头豪掷5亿跨界收购 切入冻干赛道背后有何用意
中新网江西新闻9月22日电(巫发阳 付丽玲)今年8月,卤味行业知名企业煌上煌宣布以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截至9月16日,首期收购款项已完成支付,工商变更登记也已完成。这一跨界并购不仅标志着煌上煌战略布局的重大转变,也折射出整个卤味行业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极。

行业困境:卤味行业增长瓶颈显现
我国卤制食品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四十年间,经历了从作坊式生产到工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完整快速发展过程。尤其在2000年之后,绝味、煌上煌、周黑鸭等头部品牌迅速崛起,通过直营与加盟模式实现快速扩张,推动行业进入品牌红利期。
然而,近年来卤味行业正面临明显的增长瓶颈,市场逐渐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洗牌。从大众消费习惯的变化可窥见一斑——在追求口味多样化的同时,消费者更加注重健康、性价比和进餐便利性。传统的卤味产品由于同质化及消费场景有限,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煌上煌的财报数据充分反映出这一趋势。公司营业收入已连续四年下滑。在门店布局方面,公司近年来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截至2024年底,全国总共有3660家专卖店。
纵观整个卤味行业,2024年,绝味食品营收下滑13.84%,周黑鸭减少10.7%,整个行业集体进入调整期。面对行业瓶颈,企业开始不再局限于传统鸭货,向外试水新赛道成为当下的必然选择。
市场前景:冻干赛道发展空间广阔
与增长见顶的卤味行业相比,冻干食品赛道正处在快速发展期。冻干技术通过低温脱水最大限度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原有形态和风味,且无需添加防腐剂即可实现长期保存,非常符合当下消费者对健康、方便和天然食品的需求。
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国内冻干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具备37条生产线和年产6000吨冻干产品的产能,覆盖果蔬、方便食品、咖啡、茶饮、婴童食品等多个品类。

据统计,福建立兴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收入2.91亿元,利润4897.27万元,同比增长68.59%。其未来五年利润预期乐观,预计2029年可突破10亿元。
冻干食品的爆发与“宅经济”“户外经济”“健康轻食”等新消费趋势密不可分。从欧美日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中国冻干食品市场存在巨大潜力。数据显示,美国年消耗冻干食品600万吨,日本200万吨,法国160万吨,相比之下,中国冻干食品消费仅4万吨,远低于美、日、欧水平,增长空间广阔。
根据第三方机构欧睿分析预测,全球冻干食品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8.2%,2025年全球出厂额预计达860亿美元。国内市场中,冻干食品出厂额2021-2025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7.7%,有望于2025年达到300亿。出厂量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7.2%,为全球增速2倍。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立兴的优势不仅体现在产能和技术方面,更体现在其现有商业模式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作为多家知名饮料、母婴和休闲食品企业的代工厂,立兴已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客户响应机制,这一模式更容易实现规模扩张和利润提升。


整合挑战:“卤味+冻干”如何实现双向赋能
煌上煌在多元化方面并非首次尝试。在先后经历控股“真真老老”、推出“独椒戏”,煌上煌依然选择进军冻干赛道,可见其并非是一时兴起的跨界冲动。
这场收购背后,透露的是企业对于新型赛道的前瞻性。这几年也明显感知到,为了更加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美食及健康需求,需不断拓展产品业态,目前煌上煌除现有卤味外,加上米制品、冻干这些新产品线,便能更好应对市场波动,提高整体竞争力。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冻干产品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宽,覆盖范围与品类持续丰富,这类企业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福建立兴的加入,有望帮助煌上煌构建“卤味+米制品+冻干”多元产品矩阵,增强产业韧性和综合竞争力。同时,双方可在原料、渠道、研发等方面实现协同,尤其在宠物食品、方便粥品、卤味冻干等方向具有明显的拓展空间。
然而,收购只是企业跨出的第一步。而无论结果如何,这起案例都已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并购。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家传统企业的转型挑战,更是整个行业在传统中孵化新机的一个缩影,其最终能否真正实现双向赋能,期待时间与市场的双重验证。(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