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安远“三步走”推动集中带量采购政策落地见效
集中带量采购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减轻群众用药负担、规范医药流通秩序的重要举措。然而,在政策推进过程中,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存在 “采非不采中”、采购进度滞后、报量准确性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集采政策的落地成效。为切实解决上述痛点,江西省赣州市医疗保障局安远分局聚焦关键环节,创新工作方法,通过 “建机制、强监测、严督导” 三步走策略,全面规范医疗机构集采执行行为,有效提升了中选产品采购占比,确保了集采政策红利惠及群众。
健全责任与跟踪机制,筑牢集采执行 “压舱石”。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执行管理的通知》,构建 “责任明确、跟踪闭环、自查整改” 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各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为集采工作 “第一责任人”,要求其对药品报量、采购执行等关键环节亲自过问、亲自调度;同时,要求各医疗机构明确专门科室(如药剂科、采购科)及专职人员负责集采日常工作,实现 “任务到人、责任到岗”;完善跟踪机制。推动各定点医疗机构建立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跟踪机制,由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定期跟进每批次集采工作,重点掌握约定采购量的序时进度、中选产品与非中选产品的采购使用比例情况,确保采购行为严格遵循集采规定;强化自查整改。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上级通报及自身跟踪数据,主动开展 “回头看”,对发现的报量不准、采购滞后、中选产品使用不足等问题举一反三,深入分析原因(如临床用药习惯、库存管理不当等),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并限期落实,形成 “发现问题 - 分析原因 - 整改提升” 的闭环管理。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医疗机构集采工作的规范性显著提升,报量准确率较此前提高 15% 以上,为后续采购执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构建常态化监测体系,当好集采推进 “护航员”。为实时掌握各医疗机构集采执行动态,及时化解潜在问题,建立 “定期监测、主动对接、多方协调” 的常态化监测服务机制;坚持定期跟踪监测。安排专人每日通过集采平台系统,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采购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筛查中选产品采购占比不达标、未按序时进度完成采购等异常情况,确保问题早发现、早介入;主动排忧解难。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第一时间联系对应医疗机构的采购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沟通等方式,详细了解问题成因,并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例如协调供应商发货不及时、缺货等问题,保障中选药品稳定供应,保障药品供应稳定;搭建沟通桥梁。强化医疗机构、供应商、各级医保部门间的沟通,双向反馈并督促解决供需双方问题。机制实施以来,共解决集采问题50余件,有效保障了集采采购工作的顺畅运行。
建立三级递进提醒制度,拧紧督导问责 “螺丝钉”。为强化对医疗机构集采执行的约束力度,确保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创新建立 “提醒 - 约谈 - 问责” 三级递进式督导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倒逼问题整改。一级提醒预警,对未按进度采购、可能影响基金使用效益的医疗机构,第一时间下发《工作提醒函》,督促其自行整改;二级联合约谈,对未按期整改的医疗机构,联合县卫健委开展联合约谈,当面通报问题与基金使用风险,明确整改责任与期限,形成部门联动的整治合力;三级领导约谈,对整改不力、存在基金使用隐患的医疗机构,由分管县领导单独约谈机构负责人,同时将集采执行情况与医疗机构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强化问责效果。制度实施以来,共下发提醒函39份,开展联合约谈1次,10家问题医疗机构全部完成整改,中选产品采购占比平均提升15 个百分点,确保集采政策落地见效。(唐巍元)
责任编辑:罗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