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95后接棒“江西好人”:扎根山村守护村民健康

  在赣州市赣县区韩坊镇,有一段跨越两代医者的坚守:1984年,赣州卫校毕业后的谢宗万就被分配到韩坊中心卫生院,并走进长演村,在当时的土坯房里撑起门诊部,一守就是42年,他先后获评“江西最美医生”“江西好人”;2024年底,29岁的钟秀峻接过他的接力棒,带着医疗团队扎根山村,让这份守护在青春里延续。

谢宗万在退休回家康养前夕,把自己40多年总结的皮肤病特效处方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钟秀峻.jpg
谢宗万在退休回家康养前夕,把自己40多年总结的皮肤病特效处方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钟秀峻

  一份没人愿接的重担,他毫不犹豫扛了起来

  1984年9月,为解村民“看病远”难题,韩坊中心卫生院在19公里外的长演村设门诊部,由3名医生、2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里,最后只剩谢宗万一人力撑。2022年他满60岁退休时,卫生院两次遴选驻村医生,都没人愿意去,因山村条件苦、服务范围广,谁都不想把日子“拴”在山里。

  在村民的挽留声里,身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的谢宗万只能接受返聘,继续驻守。直到2024年,他的身体再也撑不住,卫生院领导找到住院部主任钟秀峻,试探着提出“试用3个月”的想法。没想到,这个刚满29岁、凭自己学费读完医学本科的95后,连犹豫都没有:“谢老师守了42年,不能让村民没了‘家门口的医生’。”

2024年底,钟秀峻接过江西好人谢宗万的班,开始扎根山村守护村民健康.jpg
2024年底,钟秀峻接过江西好人谢宗万的班,开始扎根山村守护村民健康

  2024年12月9日,钟秀峻带着4名队员进驻长演门诊部,并担任长演门诊部负责人,不仅接过岗位,还要求卫生院新增了彩超、检验、中医理疗、门诊手术、儿科、公卫健康体检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从此,长演、红星、胜利、松柏、遇龙等5个村的村民,不用跑镇里就能享受到和镇卫生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79岁的谢亨华第一次做完彩超就感慨:“真没想到钟医生看病好、花钱少,环境卫生干净,还新增了这么多医疗检查设备,这次只花了20元,跟镇卫生院一样!”

扶老携幼是钟秀峻的职业本能.jpg
扶老携幼是钟秀峻的职业本能

  试用期没满,“江西好人”放心交了班

  跟着谢宗万学经验的日子里,钟秀峻把“为村民着想”刻进了行动里。谢宗万看在眼里,2025年2月,距离钟秀峻试用期结束还有1个月,他主动提出回家养老:“这孩子比我细心,完全能担起责任!”临走前,他把自己40多年总结的皮肤病特效处方,郑重地交到了钟秀峻手里——这是老医者对年轻接棒人的最高认可。

  这份认可,藏在村民的口碑里。村民普遍反映钟秀峻是一个谦虚谨慎、品质优秀、吃苦耐劳的青年医生,他视病人为亲人,不论什么人找他看病,他都随叫随到,总是让病人少花钱、治好病;对于自己治不了的疾病,他会马上协助转诊。2025年4月22日傍晚,长演村村民钟衣柏的大嫂突然昏迷,他拨通钟秀峻电话时,手都在抖。没想到电话挂了才几分钟,钟秀峻就赶到了,确诊“脑溢血”后立刻施救,同时联系救护车转往市人民医院。“要是晚一步,人就没了!”如今钟衣柏的大嫂除了不能独自行走,其他都已好转,每次提起这事,他都要对着门诊部的方向道谢。

  红星村的钟华兰,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来过门诊部看病,听说来了个“好医生”,就特意来治胃病。“这是第三次来,胃不疼了,钟医生说再治段时间就能好!”她笑着说,现在不用跑镇里,省下的不仅是路,更是心。

  候诊室的长板凳,是他的“午休床”

  如今的长演门诊部,医生仅有钟秀峻一人,每天要接诊30多人次。为了让村民随时能找到他,他每周只休一天,午休时从不去二楼宿舍,就躺在候诊室的长板凳上——“村民来治病,要是找不到人,可能就耽误了。”卫生院领导撞见好几次,劝他回宿舍休息,他都摆摆手:“这里近,病人喊一声我就醒了。”

  平日里,村民无论什么时候叫他上门看病,他都不分昼夜立即上门服务。每天上午下班前,钟秀峻还把离家比较远、行走不方便的留守老人用电动车免费送回家里。

  有人不解:“你又不是定向培养的医生,没必要把青春耗在山里。”钟秀峻却说:“在自己当家庭医生的过程中,每次走进签约对象家里时,看到村民那种渴望健康的眼神,都深深刺痛了我,那种渴望,让我没法走。”他说,接过谢宗万的担子,不只是治“头痛脑热”,更要做5个村的“健康守门人”,让村民少跑一趟路、少花一分钱,就是他留在山里的意义。 

  从60后的谢宗万,到95后的钟秀峻,两代医者的接力,不是简单的岗位传承,而是医学学子一种医者情怀,更是“守护村民健康”的初心延续。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这样的年轻医生或许少见,但正是这份“少见”的坚守,让山村的健康希望从未断档。(廖茂铮 徐昌森 钟兆林)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