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江西“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成果显著 多项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新网江西新闻9月26日电(邓旻弘)24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召开“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江西省在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开启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中的有关情况。

  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龚建平在会上透露,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以改革创新为强劲动力,围绕促健康、转模式、强基层、重保障等关键环节,全力推动各项规划任务落地生根。省级“十四五”规划的19个主要发展指标成绩亮眼,其中14个已于今年6月超额完成,其余指标也将在年底圆满收官。截至2024年底,全省人均预期寿命攀升至78.8岁,较过去4年提高了1.2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等核心健康指标,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龚建平在发布会上详细阐述了“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在多个关键领域的突出成就:

  制度建设,助力健康江西:江西省先后印发一系列文件,积极推行“1 + 18 + N”健康江西特色行动,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全系列健康细胞建设地方标准,凭借出色表现连续四年荣获健康中国行动考核优秀省份称号。如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2.0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39.62%,基层公共卫生委员会实现全覆盖,超90%的村(社区)配备了家庭健康指导员,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要素保障,提升服务能力:江西省在全国率先系统实施六大人才工程项目,并与相关机构联合开展医疗管理人才职业化培训。到2024年底,全省卫生技术人员在总数、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以及高级职称占比等方面均实现增长,每千人口对应的各类卫生人员数量显著增加。与此同时,4个“国字号”创新平台成功落地,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数量通过重组建设与新增实现大幅提升,五级卫生机构数据汇集平台以及基层人工智能辅助智慧医疗系统全面建成,为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资源优化,构建优质体系:江西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大量卫生基础设施顺利建成。高标准打造国家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入推进“千县工程”以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基层医疗机构达标率显著提高。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攻坚,增效健康服务:全省81个县(市、区)组建紧密型医共体,新余、赣州、抚州等3个国家试点市合理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鹰潭市在医改方面成效突出,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同时,扎实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构建起以省疾控中心为引领、4家省级区域公共卫生检测中心为示范、市县疾控中心为补充的“1 + 4 + N”防控体系,全力守护公共卫生安全。

  民生关切,增进健康福祉:省、县两级财政投入近14亿元实施卫生健康民生实事,为70余万名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广泛开展免费筛查服务,并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启动肺癌筛查工作。在“一老一小”保障方面成果丰硕,托位数大幅增长,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92.4%,切实满足民众健康需求。

  在发布会的媒体问答环节,针对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区域均衡布局、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疾控事业发展、生育支持政策、出生缺陷防控以及鹰潭公立医院改革等热点话题,出席发布会的相关负责人一一作出回应,展示了江西在这些领域采取的有效举措与取得的显著成效。

  展望“十五五”,江西省将全面落实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和拓展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成果,为全省人民的健康生活筑牢坚实根基。(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