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江西万安:大培训推动大发展

  今年以来,江西省万安县紧扣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对标“十大攻坚战”和“四提工程”,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极发挥县级党校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创新构建并深入实施以“大格局、大调研、大融合”为核心的基本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为全县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智慧与力量。

  以“大格局”破局:构建系统集成的研培体系​

  打破干部教育培训党校“单兵作战”的传统模式,树立全局视野,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组织领导“一盘棋”,凝聚协同合力。将“大研培”工作纳入全年工作重点,成立由县领导牵头,组织部、党校、宣传部、地方史志中心、城控集团、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干部教育培训联席制度,统筹调配全县优质培训资源,形成了“县委统揽、组织牵头、党校实施、多方联动” 的大培训格局,确保了研培工作方向正、合力强。资源配置“一张网”,夯实保障根基。聚全县之力有效整合县域内外各类教学培训资源。一方面突出内部挖潜,加强党校自身师资库、课程库、案例库、现场教学点“三库一点”建设。近年来,我校充分挖掘县域“红、古、绿”特色资源,重点打造了16个现场教学点,其中有10个教学点纳入了吉安干部学院党性教育教学点目录。另一方面做好外部联动,与中井院、省市委党校、周边兄弟党校、高等院校等加强交流合作,聘请知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担任客座教授。同时,在本县内遴选一批优秀党政干部、先进典型、乡土专家、党史专家等进入师资序列,构建起“专兼结合、内外互补、层次丰富”的开放式师资网络。整合利用罗塘红培中心、夏木塘两山学院、红色遗址遗迹、特色产业基地等作为教学场所,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供需对接“一本账”,锚定精准方向。紧盯县委县政府年度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和干部能力短板,精准分析研判,科学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和各类班次教学方案,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确保培训内容与县域发展同频共振、与干部成长同向发力。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编印《干部教育培训指南》和制作教学宣传视频的方式积极推介我县干部教育培训的特色资源优势与优质教学条件,特别加强与三峡集团、国家林草局等驻县帮扶单位和与赣州市赣县区、于都县、瑞金市等地党校的联动,了解他们的培训需求,精准对接,引进异地培训班赴万安县开展培训,形成“大培训”格局。截至目前,成功承接市外培训班累计近500人次,“引课下山”取得实质性突破。

  以“大调研”立基:打造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

  坚持“研为教基、研以致用”,将调查研究贯穿于“大研培”工作全过程,使教学培训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教研咨”一体联动,贯通学用链条。强化“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询进决策”理念,以教学定调研课题,以调研丰教学内容,以成果提决策价值。围绕全县改革发展稳定中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确定重点调研课题,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沉浸式调研。将调研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鲜活案例和思考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专题、案例教学素材和决策咨询建议,实现“调研—教学—咨询”良性循环,让研培更贴县域实际。“本土化”课程打磨,厚植特色底蕴。策应“信仰里的吉安”和“我的井冈行”活动,立足本地红色资源深度调研,精心打造多元化、立体化课程体系,开发了《学习康克清大姐的崇高风范》等专10堂题党课,《秧好一半谷,妻好一生福——康克清红色家风》等12堂现场教学课,以及访谈教学课和情景教学课等。聚焦全县在两山实践、城市更新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开发了《透视城市更新之万安实践》、《践行“两山”理念  激活生态动能——万安“两山”公司实体化运营的实践与启示》等本土化教学案例。多次邀请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井冈山大学、市委党校等专家教授来校开展评课指导,通过精准把脉、持续打磨,着力提升课程的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与教学感染力。“互动式”研讨赋能,激活研学实效。改变“教师讲、学员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围绕实际工作中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结合培训主题,在培训班次中开展结构化研讨、案例研讨、同台竞技等。鼓励学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分享经验、剖析问题、提出对策,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有效提升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统筹谋划的能力。如在三峡集团青马工程培训上,组织全体学员分5组进行《以案说纪 警钟长鸣》青年讲案例活动,各组学员结合三峡能源内部真实非职务违法案例进行剖析,通过结构化研讨的方式让青年员工为防范青年员工非职务违法行为工作措施建言献策,有效提升了学员廉洁自律意识。

  以“大融合”提质:彰显主责主业的党校担当​

  积极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多种要素深度融合,提升培训体验和效果。“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学习维度。在举办培训班时除了线下授课外,还依托干部网络学院、网上党校等平台,在线学习课程资源库,拓展了培训时空,丰富了学习形式,也填补了县级党校在某些专业领域的空白。“课堂+课外”融合,深化实践认知。精心打造了三条具有本县特色的现场教学线路,如“红色教育传承线”“传统文化观摩线”、“乡村振兴示范线”等。特别是创新区域合作模式,与赣州市赣县区委党校携手,联合策划打造“重走红军路”特色党性教育线路,为“大研培”注入了持续动能。组织学员深入到现场教学点位进行实地参观,让学员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锤练党性、深化认识、启迪思路。“教+管+学”融合,强化培训效能。加强学员管理,将党性锻炼贯穿培训始终。建立“班主任+跟班老师+临时班委”管理体系,严格学风学纪要求,强化学习考核,将学员培训表现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注重人文关怀,营造严肃活泼、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学员的归属感和获得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得到了显著增强,县级党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凸显。(许源 刘莹)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