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江西生态环境执法大比武上演精准采水对决

  9月28日,江西省“天工杯”长江大保护生态环境执法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之无人机采水操作技能竞赛在新余成功举行。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55名执法精英齐聚一堂,他们操作无人机在指定水域精准降落、采集水样、快速检测,呈现了一场科技感十足的执法技能比拼。

  本次竞赛聚焦科技赋能环境执法,将无人机采水这一创新技术纳入竞赛项目,全面检验执法人员运用高科技装备完成复杂环境执法的能力。竞赛模拟长江支流排污口排查真实场景,要求参赛人员在30分钟内完成三项关键任务。参赛选手需操控无人机穿越岸边模拟植被屏障,精准识别并拍摄4个隐藏的模拟排污口二维码。随后,无人机必须稳定悬停在指定水桶上空,通过精密机械臂完成水样采集,悬停误差严格控制在10厘米以内。最后,选手需要使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对采集的水样进行COD、氨氮、总磷等关键指标的快速检测,全面考核选手的环境执法综合能力。

  “以往排查隐蔽排污口,主要依靠人员徒步或乘船巡查,一天最多只能完成两三个河段的排查任务。”九江代表队参赛队员在完成操作后表示,“如今运用无人机技术,执法效率提升了至少三倍。”

  竞赛现场,无人机在选手们的精准操控下,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和操作稳定性。省生态环境应急调查中心裁判武化民介绍:“我们特意设置了复杂的模拟环境,目的就是要还原真实执法场景,全面检验科技工具的实战能力。”

  据了解,江西省目前已为各地配备130余架执法专用无人机,通过科技手段累计整改长江流域排污问题180余个。无人机技术已成为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利器。

  本次竞赛不仅是一场技能比拼,更是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科技应用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阅。参赛选手们通过熟练操作无人机,展现了江西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在科技赋能背景下不断提升的专业素养。随着“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的不断完善,无人机正成为守护长江流域水环境安全的常规利器。这场科技感十足的竞赛,彰显了江西省在生态环境执法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坚定决心。(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