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南昌县东新街道“三有”协商议事会:解民忧 暖民心

  “以前外墙渗水年年修、年年漏,现在议事会把各方聚到一起,渗水问题都解决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家住南昌县东新街道君福社区幸福里小区的王阿姨,看着自家修补一新的外墙,难掩心中喜悦。这一变化,源于社区成立的 “三有”协商议事会 — 一场以 “有事好商量、有话当面说、有难共同解”为核心的基层治理新实践,正让小区的 “烦心事”变成“舒心事”。​

  搭起议事平台,让 “问题有处说”​

  君福社区涵盖4个居民小区,其中幸福里小区建成已超 10 年,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逐渐凸显。居民反映最集中的问题包括:西面道路坑洼积水、围墙倾斜存在安全隐患、多栋楼地下室顶板与外墙渗水、发电机房漏水影响应急供电。“以前居民有诉求,要么找物业、要么找社区,部门之间协调难、反馈慢,问题常常‘悬着’。”社区党支部书记李青青坦言,为打破这一困境,社区牵头成立“三有”协商议事会,成员涵盖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物业负责人、辖区商户、住建部门联络员等,定期召开议事会,确保居民诉求“随时提、有人接”。​

  聚焦急难愁盼,让 “难题共同解”​

  幸福里小区西面围墙紧邻着洪州学校,由于路面下沉,围墙倾斜严重,有严重的安全隐患。议事会第一次会议就将该问题列为首要议题。会上,居民代表提出应由开发商 “尽快维修,消除隐患”,开发商代表表示因为企业经营困难,没有资金,只能提取企业交的质保金来维修。住建部门联络员经过 3 轮协商,最终确定由开发商全权负责维修,费用从提取的质保金中扣除。

  施工期间,议事会还组建了居民监督小组,每天跟进工程质量。“不仅道路修平整了,围墙也重新砌了,看着就舒心。” 居民张师傅说。

  “三有”协商议事会的落地,不仅破解了民生难题,更让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 转向“多元共治”。以往社区开展工作常遇“居民不理解、配合度低”的情况,如今通过议事会,居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截至目前,议事会已召开协商会议 8 次,解决各类问题 12 件,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在居民生活层面,变化更是触手可及:坑洼路变成 “舒心路”,漏水房变成 “安心房”,倾斜围墙变成“安全墙”。更重要的是,议事会还带动了社区氛围的转变 —— 以前邻里间因公共区域使用问题常起矛盾,现在大家会主动通过议事群协商解决。接下来,君福社区将进一步完善“三有”协商议事会机制,建立“问题收集—协商解决—跟踪反馈”的闭环流程,让“有事好商量”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持续为居民幸福感“加码”。(舒惠英)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