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小乡村变形记:党建引领绘出“村美民富”新图景

  在南昌县塘南镇红星村的南田共同富裕样板村,村民们沿着新建成的游步道悠闲散步,谈到如今家乡的变化,纷纷赞不绝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近年来,南昌县塘南镇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村庄环境,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蓬勃发展。

  “以前村里的道路又破又窄,桥梁也较为老旧,村民们出行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进村路翻修了,池塘也改造了,村子的交通设施越来越完善,大家出行方便许多。”谈起该村的变化,红星村村民熊科贵感慨道。为改变乡村面貌,让村民过上舒适宜居的生活,近年来,红星村两委班子以“两整治一提升”行动为抓手,按照“定规划、优环境、美乡村”的工作思路,召开党员组长会和户主会统一思想,组织党员组长带头上户做工作,转变村民的观念,党员群众齐心协力,打造了南田共同富裕样板村点。

  “村干部带领党员群众拆危房、建广场、装路灯,改造闲置场地,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通过改水、改厕、改路,清淤、绿化等举措,人居环境大为改观,群众的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塘南镇红星村党总支书记李慎根介绍道。

  村美更需富民,为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塘南镇坚持以党建发展为引领,按照“党建共抓、产业共育、效益共享、群众共富”的思路,开展资源竞价发包工作,真正做实做活土地文章,有效促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以红星村为例,为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盘活利用村集体土地,红星村对村内水面、农田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确定竞价底价,以公开竞拍的方式极大提高了资源的市场价值。同时为了规范经营地承包秩序,从制定发包方案到公示、竞标,直至合同签订,镇村两级监督力量贯穿全过程。“把集体虾池发包晒在我们群众面前,过程阳光,我们心里亮堂堂啊!”村民熊江坤说。

  近年来,塘南镇坚持“镇党委搭台、村集体唱戏”的思路,通过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着力破解基础条件差、发展思路少、产业实施难等问题,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全镇首次实现2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曾灵)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