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江西科普)你可能测错了!血压应该几点测才准?
“我天天测血压,怎么早上和晚上的数值差了这么多,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不少人坚持监测血压,却因为没找对时间测量,要么被“虚高”数值吓慌神,要么没发现悄悄升高的血压耽误了调理时机。
其实血压就像潮水,有“涨落规律”,找对时间测量,才能揪出身体里的“血压刺客”。
血压的一天波动规律
人体血压并不是一直平稳不变,而是随着昼夜节律波动。在一天 24小时内具有“两峰一谷”的规律变化,像一个勺子的形状,总体是白天高、夜晚低。一般来说6:00-10:00、16:00-18:00为一天中的高峰时间;到晚上逐渐降低,凌晨2:00-3:00 是低谷时间,这种血压称为“杓型血压”。
如果夜间的血压与白天近似,就称之为“非杓型血压”。如果夜间血压反而较白天高,称为“反杓型血压”。
注意: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风险密切相关,而夜间血压升高常提示隐性高血压或用药不足。
血压的2个黄金监测时间
清晨起床1小时内:测“救命血压”刚睡醒时,身体还没被吃饭、走路、情绪干扰,血压处于最真实的“基准线”,医生称之为晨峰血压。更关键的是,心梗、脑梗等意外多在清晨发作——因为这是一天中血压最高的时段。
早上如何正确测准血压:
1.醒后别乱动:先静坐5分钟,让身体从睡眠“切换”到清醒模式;
2.排空膀胱再测:憋尿会让血压“假性升高”,差10mmHg都有可能;
3.远离“升压刺客”:测前30分钟别喝咖啡、抽烟,也别着急吃降压药。️
若早上血压经常超135/85mmHg,哪怕下午正常,也得重视!这可能是高血压的“早期信号”!
16-18点:揪“隐匿性高血压”
血压有“双峰一谷”的规律:16-18点是一波小高峰。很多人早上测着正常,下午却因久坐、疲劳、工作压力,血压悄悄“超标”,这种“隐匿性高血压”最危险——常规检查查不到,却在偷偷损伤血管。
下午如何正确测准血压
1.饭后别马上测:血液集中到肠胃,血压会暂时偏低,测了也不准;
2.情绪平复再测:刚吵完架、赶完工作,先深呼吸10次,保持安静状态至少5-10分钟再测,不然数值会“虚高”;
3.记好吃药时间:若正在吃降压药,要备注服药时间,避免误判药效。
3个常见误区,你中招了吗?
1、只测一次就下定论
血压本就有波动,偶尔一次高不代表高血压。医生建议:连续测7天,记录晨起和下午的数值,取平均值才靠谱。
2、袖带绑得不对
袖带太紧,血压测出来偏高;太松则偏低。正确做法是:袖带下缘离肘窝2-3厘米,松紧度以能塞进一根手指为准。
3、坐姿随便凑合
翘二郎腿、手臂悬空、后背不靠椅背……这些小动作会让血压升高5-10mmHg!
正确姿势:安静放松坐好,双脚平放地面,手臂袖带与心脏齐平。
血压就像天气,不能只看一时“晴雨”,摸准它的规律,在黄金时间监测,避开常见误区才能真正防患于未然。(完)
责任编辑:罗鲜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