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江西安义:“文明新风”拂面来 “园中村”实现美丽蝶变

  清晨的安义县东阳镇北山村,在晨曦中缓缓苏醒。保洁员细致地清扫着街道,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们早已守在路口,对未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车骑乘人员进行温和而耐心地劝导。这个坐落于安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园中村”,租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如今正以整洁、有序的面貌,迎接着新的一天。

  这幅和谐景象,是北山村从“硬件”升级到“软件”提升的生动缩影。过去几年,东阳镇以“两整治一提升”为契机,对北山村及周边村容村貌进行了集中整治,道路、排水、照明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然而,与许多城郊村一样,在“物的新农村”建成后,如何迈向“人的新农村”,成为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村子变美了,但大家的习惯还没完全跟上。以前偶尔能看到乱扔的垃圾、乱停的车辆。”一位租住在北山村多年的务工人员坦言。这种“意识短板”,是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共同挑战。

  转变的契机,源于南昌市“爱我英雄城 见我文明行”三年专项行动的东风。东阳镇迅速响应,创新实施“三化工作法”,为北山村的蝶变注入文明内核。宣传教育常态化,组建“新安义人”宣讲团,走进村组、企业开展文明宣讲;治理机制创新化,构建“1+3+N”治理体系,推行“文明积分制”,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明共建;服务供给精准化,依托“新市民服务中心”开设政策咨询、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及“周末课堂”等服务,年服务超8000人次。

  “现在不一样了,村里干净整洁,停车规范有序,住着更舒心了。‘文明积分’还能换东西,大家参与的热情都很高。”村民黄水印笑着说起村里的变化,“感觉整个村子的风气都向上走了。”

  走进如今的北山村,绿植点缀着洁净的村道,分类垃圾桶有序摆放,文明标语抬眼可见。傍晚时分,下班归来的务工人员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停放车辆;修葺一新的休闲广场上,老人闲话家常,孩童安然嬉戏。文明新风,已在这个曾经面临治理挑战的“园中村”深深扎根,悄然发芽。

  “我们将继续以‘爱我英雄城 见我文明行’行动为引领,推动北山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东阳镇党委副书记熊玉聪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文明新风不仅改善环境,更能融入日常、化为习惯,最终实现从‘环境美’到‘风尚美’的深刻蝶变,为园区发展、为英雄城南昌增添更亮丽的文明底色。”(王钇钰)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