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教卫生

一面锦旗背后的“新生”故事

  近日,在江西省女子戒毒所的探访中心,戒毒人员周某的母亲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交到民警谢世清手中。她紧紧握着民警的手,眼中泛着泪光:“真不知该怎么感谢警官!我女儿几个月时间就像是换了个人,干净齐整,乖巧懂事,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周某是一大队二中队的戒毒人员,刚入所时才17岁,脸色蜡黄,目光躲闪,驼背勾腰。在宿舍她总是安静地待在角落,沉默寡言,仿佛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看不到年轻人该有的朝气。面对这个沉默的女孩,民警安排她所在班组的生活引导员和心理互助员接近她、帮助她,从最基础的洗衣叠被到日常的行为养成,从与同伴的人际交往到参加集体活动,周某一步一步融入了戒治生活。而民警一次又一次个别谈话,也令周某敞开了心扉。周某告诉包管民警,她自幼父母离异,自己跟着父亲,哥哥跟着母亲生活。一直认为母亲遗弃了自己,从而拒绝母亲遥远的关心,却又渴望与母亲团聚,缺失的母爱成了她心底最深的伤痕。了解到这些,民警决心要帮助她戒除毒瘾,也要帮她修复内心的创伤。

  民警鼓励她提起笔,给母亲写下那些藏在心里的话,勇敢地表达思念。通过信件往来,周某才了解父母当年的纠葛,懂得母亲的艰难。她不再拒绝母亲对她的关心,开始为了能与母亲一起生活而努力戒治。

  半年时间过去了。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和平和的心态,周某的脸色重新变得红润。那个曾经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女孩,脸上笑容越来越多,甚至主动报名参加康复形体训练。在6月教育戒治成果展上的《世界赠与我的》形体舞中,她昂着头,脊背挺得笔直,把重拾的自信悄悄融进了舞步里。更暖心的是,她将收获的温暖传递出去,主动报名成了一名心理互助员,去帮助曾和她一样自我封闭的同戒重拾希望。(刘志群)

责任编辑:罗鲜梅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