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同心江西

烟火气与文艺范的共融 港澳台同胞Citywalk南昌东湖

  十月的南昌,秋风送爽。10月22日下午,东湖沿岸树影婆娑,一群特殊的访客打破了午后的宁静——来自港澳台地区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50余位代表齐聚佑民寺前,一场以“同根同梦·遇见南昌”为主题的Citywalk活动在此启程。他们以步为媒,穿行于东湖街巷之间,沉浸式感受东湖所承载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与市井温情。

  队伍沿湖而行,青石板路与现代文创空间交相辉映,潋滟湖光中,老城新韵悄然流淌。“品·环湖69”文创空间由一座建于1948年的老洋房改造而成,在融合东湖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理念的基础上,打造出集茶饮、咖啡与私房菜于一体的家庭式庭院空间,被市民游客亲切地称为“南昌人自己的武康路”。

  “站在这儿,仿佛能触摸到时光的层次。”东湖区政协委员、市台联副理事长、侨属熊明轻啜一口咖啡,目光落在墙面上以篆书镌刻的《滕王阁序》节选,“文化的根脉不曾改变,只是表达方式愈发贴近当代语境。”

  温热的咖啡香袅袅弥散,悄然驱散了秋风中的微寒。大家手持香气氤氲的咖啡,漫步于北湖路上,任步履与时光一同放缓。沿途精致典雅的咖啡店与创意菜馆如诗行般铺展,引得众人频频驻足,用镜头定格这份恰到好处的美好。“下次一定带朋友来打卡”“这家的景观布置太有味道了,快帮我拍一张”……赞叹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回荡在湖畔风中。

  行至北湖边餐馆,这座承载着老洋房风韵的独栋小院,以砖瓦为语、草木为诗,营造出宁静雅致的氛围,让每一位到访者在方寸天地间寻得“舌尖上的都市田园”,品味这座城市独有的“精致烟火”。活动现场还设置了“趣味抢答”环节,主持人抛出一个个关于赣菜文化的问题:“‘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指的是哪道江西名菜?”话音未落,参与者已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此刻升腾的不仅是美食的香气,更是生活意趣与人文温度。

  步入北湖畔的T16城市巨力·绿洲,青砖灰瓦间岁月留痕,傩文化展馆中传统与现代交融共生,咖啡、手作等新业态的注入更让这片空间焕发青春活力。香港南昌联谊会执行会长聂碧云凝视着墙上老南昌黑白影像与现代街景的拼接画面,由衷感叹:“东湖的改造并非大拆大建,而是如针灸般精准激活城市脉络。下次我一定要带香港青年再来,让他们亲眼见证英雄城如何让千年文脉在当代自由呼吸。”

  八一公园梧桐树下,澳门南昌联谊会副理事长张恒之忆起童年时的“东湖印象”:“从前公园围墙隔断了湖景,如今拆墙透绿,市民从苏圃路信步便可直达水榭。”他举起手机,将湖心亭与远处商业体收入同一画面,继续说道:“澳门讲求中西文化融合,而南昌让我看到另一种可能——历史遗迹并非被圈禁保护的标本,而是生长于市民日常之中的城市绿肺,这种发展理念值得借鉴。”

  从千年古湖的静谧积淀,到网红打卡地的鲜活绽放;从老旧社区的朴素日常,到创业热土的蓬勃生机——近年来,东湖区聚焦“三湖九津”中的东湖、南湖与北湖,将南昌画院、杏花楼、美术馆、佑民寺等沿线景点串珠成链,同时鼓励创业者承租湖边老建筑,推进整体开发与有机更新。南昌东湖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旅产业部主任任劲竹表示,在对沿线老建筑进行活化利用时,始终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尽可能保留原有风貌,仅在细节处融入适量现代元素,让老建筑既留存历史韵味,亦契合当代生活需求。

  在苏园见卿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东湖区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区域文旅资源禀赋,并向港澳台同胞发出诚挚邀请,欢迎他们来南昌、来东湖投资兴业,进一步深化对这片土地的情感联结。“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港澳台与内地同胞之间情感的链接。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重塑,更是心灵家园的共建。”香港南昌联谊会副会长黄盼如是说。

  活动尾声,灯影初上。暮色中的东湖,倒映着老街新店的点点灯火,也映照出港澳台同胞眼中跃动的期待。这场穿越时空、凝聚情谊的行走,正是“同根同梦”的生动注脚——当历史街巷与时代浪潮相拥,南昌正以开放的胸襟,与港澳台同胞共同书写共生共荣的新篇章。(南昌市委统战部 供稿)

责任编辑:徐梦文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