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助力江西省鄱阳县乡村振兴

4月18日18时,九江车务段鄱阳站实现运输安全1300天。同时再过8天,该站所在的鄱阳县实现脱贫摘帽1周年。
鄱阳县虽然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但因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戴着国家贫困县的帽子。2017年12月28日,衢九铁路开通运营,鄱阳站应运而生,结束了常年不通火车的历史,为当地经济的腾飞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衢九铁路西与北京至九龙、武汉至九江、合肥至九江、铜陵至九江铁路衔接,东与沪昆、衢宁铁路连通,沿途与皖赣、阜阳至景德镇铁路交汇,形成中国华中及西南地区又一条便捷通道。
鄱阳县是全国十大人口大县,江西省人口第一大县,有人口近200万人,每年外出务工的人员多达80万人。衢九铁路开通后,鄱阳站相续开通了前往上海、广州、杭州、福州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列车,不仅让当地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坐车的多年夙愿,还为前往经济发达城市“淘金”的务工人员提供了方便。
“以前到杭州要辗转农巴、班车、火车,最少要折腾1天的时间,现在只需3小时,一天就可以往返,太方便了”,经常往返于杭州的“来伊份”食品店老板孙鹏飞深有感触。高铁动车开通后,进一步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为南来北往的客商来鄱阳经贸洽谈、投资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
据了解,自衢九铁路开通以来,鄱阳站共计发送旅客150万人,到达旅客108万人。

素有“中国湖城”之称的鄱阳县有着全国第一大淡水湖,境内有大大小小的自然湖和人工湖1067个。鄱阳湖因鄱阳县而得名,鄱阳县因鄱阳湖而闻名,自古就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的美誉。境内有纯自然生态的湿地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主要景点,每年有大量的候鸟来此过冬,吸引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
“湿地公园很美,鄱阳湖的水很静……”站前广场一个8米高、9米宽的大显示屏正在滚动播放鄱阳湖的美丽景色。为打响旅游品牌,支持绿色产业发展,该站利用广告灯箱、液晶显示屏等,大力宣传生态旅游资源。从站台到通道,再到站前广场,随处可见鄱阳湖的美景,让旅客一下车就能立刻感受到绿色生态的气息。
铁路部门每年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变化,推出“观鸟季”“踏青季”“赏花季”等出行攻略,采取“一日一图”的方式,动态调整列车开行方案,积极组织开行高峰线、假日线列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自2018年7月20日起,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环湖”动车,进一步加大运力投入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促进了鄱阳湖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当地政府充分挖掘高铁辐射潜能,积极打造“高铁”品牌效应,统筹规划高铁新区建设,建立了以高铁站为中心的经济带、商业圈,有力带动了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正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一些有眼光的商家瞅准了高铁站周边的“黄金地段”,云集于此开始投资经商。他们借助“高铁”这块“金”字招牌,纷纷打出“坐拥高铁,渔收万利”的广告宣传,房产、酒店、商铺像雨后春笋一样一个个冒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加快发展。
“在车站工作收入稳定,又能照顾家里的小孩,比出去打工好多了”,在鄱阳站从事安检查危工作的当地村民高玉爱深有体会。“高铁”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增加了许多就业岗位,仅鄱阳站就安置了30多个就业岗位,让当地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2020年4月2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鄱阳、于都、宁都、修水等县脱贫摘帽,鄱阳县也彻底摘掉了长达34年的穷帽子。
“高铁”助力乡村振兴仍在持续发力,正在建设中的昌景黄铁路,预计2023年底通车,鄱阳县境内将再增加1个高铁站--鄱阳南站,届时,在双高铁的助推下,当地乡村振兴一定能快马加鞭。(沈海生 胡国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