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学子斩获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及最佳编程奖
近日,由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和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结果揭晓。南昌航空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肖晓杰(队长)、邹智、游犇三名同学组成的队伍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一等奖和最佳编程奖。其中,来自全球高校的七千多支队伍中,仅7支队伍获最佳编程奖,为江西高校首次。
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sia and Pacific 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简称APMCM)是继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之后,又一国际级别的数学建模赛事。APMCM旨在进一步普及数学建模知识,锻炼当代大学生在信息化社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行业综合复杂的社会及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推动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对时代的关注。比赛过程需使用英文全程参与完成。
本届比赛共有图像边缘分析与应用,热光电发电技术中热发射器的优化设计,生态保护的建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三个选题。肖晓杰小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确定了“生态保护的建设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选题。小组选题以塞罕坝林场为案例,通过构建塞罕坝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模型,建立评价塞罕坝对北京抗沙尘暴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向大赛组委会撰写非技术性报告等,出色地完成了五个环节的比赛。最终,参赛小组凭借突出的英文水平、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赢得了大赛组委会的认可。
本届大赛共有820所高校的2万7千多名学生报名参加。参赛高校覆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水平大学。此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马来西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众多世界名校参赛。
责任编辑:袁汝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