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烟草:红土地上绿生金
“人间最美四月天,和风细雨频相顾。”淅淅沥沥的春雨如同甘露润洒在赣州这片红土地上。
走进瑞金市壬田镇高轩村绿色防控示范烟区,道路两旁的烤烟已然郁郁葱葱、连绵不绝,粗壮嫩绿的烟叶随风轻轻摇曳, 烟农穿梭在田间忙着揭膜、培土、除草、防治,构成了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画卷。
农业生产,绿色是底色,良好的烟区生态环境对培育优质烟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年来,赣州市烟草专卖局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烟叶生产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落细关键生产技术,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加强烟区生态建设,保障烟叶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让烟农享受到了更多的“生态福利”。
当前,伴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废旧地膜对土壤、作物以及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日趋严重。
为解决好这个难题,赣州市烟草专卖局从2015年起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采取“烟草补贴、烟农捡拾、合作社回收、企业处理”的方法,集中开展烟田地膜回收,仅2021年就回收、处理废旧地膜832吨,实现了烟叶种植投入地膜100%回收,进一步消除了土壤地膜残留,降低了烟区生态环境污染。

绿色发展,土壤保育是基础。去年冬季以来,赣州市烟草专卖局严格落实烟田深翻技术,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开展冬翻工作,使烟田深翻面积比例达到了97.5%。
同时,推广饼肥、活性肥、甜叶菊等优质有机肥料,将有机肥的使用量提高了13%,并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使烟田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活性、通透性以及肥力均得到稳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注重烟田用养结合,落实轮作制度,因地制宜开展“烤烟+水稻”“烤烟+红薯”“烤烟+紫云英”等同年度、跨年度轮作,烟田轮作比例达到了85%,让土壤在轮作中得到“休养生息”,为烟叶及其他农作物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建设,绿色防控是关键。赣州市烟草专卖局积极打造“以烟为主、兼顾烟区”的绿色防控综合治理示范区,利用无人机进行病虫害防治,提高施药效率,植保面积达到了3万余亩。
同时,动员烟农增强“绿色植保”理念,指导烟农在烟田安装诱虫黄板、杀虫灯,使用“一波一器一小蜂”( 波尔多液、性诱捕器、烟蚜茧蜂)以及生物农药等比较成熟的技术防治烟叶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

“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无农药残留,也不污染环境,效果很棒,还能用于玉米、油菜、脐橙等其他作物的虫害防治上,值得大面积推广。”在尝到生物防治的甜头后,瑞金市壬田镇高轩村烟农谢桂生感慨道。
除了做好土壤保育和绿色防控外,赣州市烟草专卖局进一步优化升级烘烤设施设备,加快生物质颗粒燃料烤房的建设和应用,购置生物质燃烧机2400余套,引导烟农使用生物质颗粒作燃料进行“低碳烘烤”,助农减工降本。
自推行“低碳烘烤”方式以来,累计减少煤炭消耗9600吨,降低碳排放量1.7万吨,烟农户均节约烘烤成本300元左右,稳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持续提高了烟农种烟收益。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资源特色和技术优势,持续优化绿色生产方式,打造烟区生态建设新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使赣州烟区的山更绿,水更清,致富路更宽。”赣州市烟草专卖局烟叶副经理周华凤如是说。(李权 林小菲)
责任编辑:王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