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江西石城:烟稻轮作开启乡村振兴“新密码”

  盛夏的江西石城烟区,赤日炎炎,热浪滚滚。烟农们一边忙着采收最后一烤烟叶,一边整理田块做好晚稻种植的准备,到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场面。这种先种植烟叶,采收完毕后再进行水稻种植,水稻收获后进行冬季土壤保育的模式,被称为“烟稻轮作”。


高田镇上柏村烟农翁昌贵正在采收最后一烤烟叶 温昌恭 摄

  烟稻轮作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生态,实现烟叶与粮食生产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石城县全面推行“烟稻轮作”模式,以促进烟稻产业高质量融合,助力烟农增收、保障粮食安全,开启乡村振兴“新密码”。

  “去年我种了46亩烤烟,烟叶总收入有19万多元,烟后稻总收入8.8万多元,今年的烤烟长势比去年好,总体收入预计更高,”谈起烟稻轮作的情况,石城县高田镇朱家村烟农付永居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样的收入,他感到很知足。这几年,他守着土地,家里的经济得到不断改善,不仅盖了房,两个小孩也一个读高中一个上大学。


高田镇朱家村烟农付永居正在用插秧机栽插烟后稻 温昌恭 摄

  “烤烟和晚稻都是季节性较强的作物,烟稻轮作不仅可以使两种作物在时间和季节上达到相互衔接,还可以促进烟叶与水稻双丰收,因此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大家都有个共识:种烟必种稻,烟稻轮作,是‘天作之合’。”高田镇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温朝祥说。

  “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大事。”在烟叶发展适宜区,头季种植烟叶收益稳定,二季种植水稻产量增加,既提高单位面积种植效益,又稳定提升粮食产量,促进烟粮协调发展,实现了以烟促稻、以烟稳粮、协同发展、共同受益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为了降低烟后稻种植成本和风险,进一步提高烟农种植烟后稻的积极性,近年来,石城县烟草专卖局引导烟叶合作社,积极创建烟区产业综合体,综合体以烟叶合作社为平台,以家庭农场带动小农户为主体,以烟稻轮作为载体,配套相关服务,带动烟农致富。

  综合体以创建集约高效的工作平台为目标,坚持“种植在户、经营在社”的管理组织模式,合作社向烟农优惠供应优质稻种,与种植户签订合同,核定最低保护价回收稻谷,合作社加工销售产品。2021年烟区产业综合体内采用烟稻轮作的形式,烟农烟后100%种植贡米稻,保底价190元/百斤,利润一亩900元以上。

  “我们种植合作社提供的优质稻种,有了合作社的保底价,种植烟后稻就更有信心了。”谈起烟稻轮作种植模式高田镇桂竹村烟农张崇汉信心满满。

  在烟区产业综合体内推行 “大户+小户”协调发展创新组织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技术到位率,较好地解决了小户分散种植与资源高效、集约生产不相适应的问题。建立起和谐共生的烟粮种植关系。

  稻烟轮作模式既可以解决粮烟争地矛盾,也可以确保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可以增加农户的收入,是推进石城烟区发展和耕地保护的一种有效种植模式。

  “通过烟稻轮作,我们稳住了良田。稳住良田就稳住了粮田,稳住了老百姓的‘钱袋子’,进而拓宽了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密码’”石城县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廖忠辉说。(温昌恭 温卫黔)

责任编辑:王昊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