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地市新闻

江西景德镇高新区:校地合作 引进来更要见真章出实效

  推动北航景德镇研究院、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景德镇研究中心、西工大航空学院景德镇产学研用基地、景德镇•中关村智酷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落地;与南昌航空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航空制造产业学院……这是近日在江西景德镇高新区采访时,看到该区为促进“一航两新”产业发展,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与“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的材料,无一不是“高大上”。

  联想到近年来兴起的“校地合作”“院士工作站”,曾有人调侃“开始热热闹闹,合作吵吵闹闹,最后冷冷清清”。景德镇高新区的那些科创平台是否会陷入这样的怪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3月8日,记者来到最早一批落户景德镇高新区的校地合作平台之一的北航景德镇研究院深入采访,管中窥豹,看景德镇高新区乃至景德镇市产学研用发展如何。

  落地生根

  北航景德镇研究院落地景德镇高新区有着很清晰的时间线:

  2018年8月,省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签署省校合作协议,共建北航江西研究院;

  2019年9月,景德镇市与北航签署市校合作协议,共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景德镇分院(简称北航景德镇研究院);

  2020年5月,北航景德镇研究院正式成立,是事业单位性质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

  2022年2月,北航景德镇研究院正式运行。

  从意向到落地再到运行,前后差不多3年的时间,可见校地合作的探索并非想象中的一帆风顺。“其实,我们和高新区都是边谋合作边促发展。没落地之前,北航与景德镇航空企业已经存在深度合作。景德镇的航空产业发展底蕴深厚,北航也有力支撑航空强国建设,校地之间有合作的深厚基础。”北航景德镇研究院行政负责人胡中顺告诉记者。

  据了解,北航景德镇研究院并不是一个临时机构,它是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而且是具有事业单位性质的。这也就意味着该院是作为江西省的一个事业单位长期存在,服务航空产业发展。

  更有意思的是,胡中顺本人也是怀着一腔热血,秉着支援老区、航空报国的信念,把家从北京安到了江西,全力支持江西的航空事业发展。“2019年我就来到了南昌,现在工作重心在景德镇。这些年来,我对江西了解了、适应了、也有了感情。”胡中顺说,除了他本人是专职在北航景德镇研究院,每年还有大约60名北航教授、专家会来高新区提供技术服务。

  有专人、有专职机构,可以说北航景德镇研究院不是“一阵风”,不是“走过场”,它是高校和地方政府的真诚合作,既然落地了,必然生根发芽。现在,它的职能主要有三个方面:推进景德镇人才培养;培育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共建科技研发创新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以及高端人才培养平台。

  开花结果

  俗话说,行不行,不看广告看疗效。落地高新区以来,北航景德镇研究院其实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开了花,结了果”。

  早在2021年,该院在与企业走访对接过程中了解到,区内某航空企业在生产制造加工过程中遇到诸多技术难题,加工效率低、质量难以保证。这里说的技术难题,主要指的是“难加工材料大长径比高质量制孔,因材料偏硬对铰刀磨损较大,刀具调整耗时较长,且加工一件合格产品之后数据发生变化,造成产品质量问题,生产效率很低,有时一把刀具都加工不了一个孔。”

  了解到企业困难后,北航景德镇研究院依托孙剑飞高性能切削团队资源及技术积累,立即组织开展技术攻关,设计了针对这种孔的高性能刀具,并优化了加工参数,结果令人满意:加工效率提升了10倍左右,刀具没有明显磨损,有效解决了企业的制孔难题。

  该企业领导表示,“感谢北航景德镇研究院给我们解决了多年以来的技术难题,为我们送来了真正的‘金钢钻’。”

  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只是北航景德镇研究院的“牛刀小试”。近年来,该院与区内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

  ——某型焊接技术攻关项目突破航空航天产业中高可靠钎焊工艺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有助于解决未来高超音速航天器和先进飞机的卡脖子难题;某型叶片包边技术攻关项目有望在国内首次解决该项技术难题,服务国防建设。

  ——向区内企业提供智能在线检测和飞机起落架加工深度检测等技术服务,为企业制定生产标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段桂江教授团队创新开发高端装备智能工厂精益检测与智能质量管控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高端工业软件安全自主可控。团队还与航空工业昌飞开展深度合作,推进研究成果在其动部件智能工厂以及少人化结构化智能工厂进行工程化应用,为企业的质量管控持续改进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上述技术攻关项目,听起来专业性很强,但将其与近年来我国芯片技术受制于人、华为遭到重创,国家下决心要解决卡脖子难题联系起来,就足以说明上述技术的重要性。因为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但推动了航空产业的技术进步,也将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变成促进发展的“垫脚石”。

  如果要量化的话,北航景德镇研究院2年来,为一些公司开展复杂机电装备故障诊断与精密控制技术服务等,共承担竞争性研发项目14项,总金额达1256.4万元。

  尤为重要的是,北航景德镇研究院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推动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该院坚持“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实行“投入要问产出”的科研管理导向,秉承“梯次培育,成熟一个落地一个”的培育原则,推动重点产业化项目落实落地,探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道路。

  “研究院正在推动两个产业化项目落地。一是航空非金属材料中心建设项目,现已实现无人机机载产品小批量订单生产。二是工业陶瓷刀具产业化项目,目前已开发系列化刀具产品,正在筹备定型量产和产业化应用示范和推广。”胡中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此外,北航景德镇研究院还通过成立工程技术俱乐部、举办学术讲座与论坛培养地方产业人才;通过邀请院士专家、举行成果展览等方式,为地方重大活动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展望未来,胡中顺表示,北航景德镇研究院将不断引入优质科技资源到景德镇,发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赋能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发展,为景德镇工业强市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官龙样)

责任编辑:朱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