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江西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吉安青原区:畲乡小镇别样红 东固精心打造红色小镇


  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境内有着红色的自然风景,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近年来,东固畲族乡顺应政策导向,深挖红色资源,完善红色规划,通过实景化保护、立体化宣传、规范化打造、多元化融合,提升红色基础,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加快推进红色小镇乡村振兴发展。

  实景化保护,留住红色记忆。把统筹推进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基点,坚持边保护、边开发,对境内红色资源进行抢救、搜集、整理、采写,使大批革命旧址、文献、歌谣、故事得以保存,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大量的实景化题材和文献。近几年,通过群众发现新文物点7处、照片15张、录像录音2份、红色标语9条。东固平民银行、东固毛泽东旧居、军民誓师大会会场、东固革命烈士纪念塔、第二次反“围剿”陈列馆等均得到妥善保护,并设置了历史文化遗址保护标志。螺坑云汉堂会议旧址,陈列革命遗存实物21件,图片、图表资料43件,采用声光电等方式展示了红军在东固的革命历程和丰功伟绩。全乡共有40余处红色旧址修旧如旧,15余间老房屋整治一新,其中,东固邮政分局、东固被服袜子厂等就是用9间房屋拆出来的老墙砖拼凑而成,实现实景实物还原。


  立体化宣传,讲好红色故事。立足“让文物说话”理念,通过做实红色教材、做活红色研学、做强红色宣讲,让革命文件、历史资料所承载的精神和基因走出展馆、走进人民群众。成立了东固革命历史文化研究会,先后编写了《群星闪耀东井冈》《此是东井冈》《东固革命根据地红色故事汇编》等爱国主义乡土教材。做活红色研学,充分打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东固革命根据地“国字招牌”,以“红色+研学”的方式,先后完善了拓奇军旅研学基地和柏木岭军旅研学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推出了“爸爸妈妈我要去东固当红军”亲子游系列活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 重走红军路”红色研学之旅系列活动,开发了“六个一”红色研学青原课程。做强红色宣讲,通过建立“东固红歌会”“小小红色讲解员”“黄公略中队”等具有本土特色的红色文化宣传队伍,让红色文化更“红”、更具生命力。据悉,“东固红歌会”成立11年来,搜集和创作红歌、畲族民歌、山歌300余首,演唱足迹遍布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影响广泛。


  规范化打造,建好红色阵地。充分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景点、红色名村、红色党建品牌,让红色基因传承有载体、有平台、有成效。打造了平民消费街、知青文化园等旅游重点项目,打响了东固“二月二”庙会、“晒冬”会等节庆品牌,发展古瑞林民宿、拓奇军旅研学基地等多种业态,敖上村成功创建国家森林乡村、省5A级乡村旅游点。大力实施“红色点亮工程”,重点打造了以东井冈社区、敖上村、三彩村、螺坑村为核心的东固“初心源泉”资源整合示范片区。同时,按照精准“选”、规范“建”、长效“管”要求,先后打造了敖上、三彩、六渡、古竹等4个“红色名村”,其中,敖上村成功列为中组部“红色名村”示范点,夯实了红色阵地。


  多元化融合,传承红色基因。坚持把红色基因融入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具体工作中,助力共富共享的东固实践。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鼓励有能力、有实力的党员干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带领全乡群众将林下经济变成“绿色银行”。2021年,全乡巩固发展毛竹、油茶、茶叶10万余亩,扶持发展白莲、竹荪、山茱萸1600余亩,成功引进投资1.5亿元的吉安润田矿泉水厂,实现了“青山绿水间,农家日子甜”的美好生活。创新推进民生领域“微改革”“微创新”。探索“党建+养服务”,建立7支无职党员居家养老服务队,打造9个老人颐养之家,实现村级老人颐养老人全覆盖。通过探索推行“一村多组、一组一乡贤”的网格化管理模式,选定乡贤563名,聘任“杨慧芝式”乡贤调解员55名,夯实了“自治”基础,守护多彩畲乡平安幸福。

  下一步,东固畲族乡将继续把红色景区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产业发展、3A级景区创建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一体谋划、融合推进,为聚力青原“两城两区”建设贡献力量。(高先长)

责任编辑:李韵涵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